正文 第五讲 帝国古老命题新解(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发生在王朝末世,而且是一个异族王朝末世,甚至后来打出民族主义旗帜的农民起义,居然没有得到士大夫的响应,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

清朝作为满族统治下的王朝,在政治上的确存在很强的民族压迫,尤其是对汉族士大夫的压迫。它不仅在整体的权力分配上重用满人,监视汉人,满人的入仕机会比汉人多得多,而且为了压制汉人的反抗而大兴文字狱。大家常将明清文字狱连在一起说,实际上清朝的文字狱比明朝要严重得多,可以说历朝历代文字狱最严重的就是清朝。普通百姓对于民族压迫未必有很强烈的感觉,因为满人比较聪明,满人不做基层官员,这就相对隔离开了普通汉人百姓和满人统治者。但士大夫是能切身感受到这种压迫的。

上一讲中提到,任何一场农民起义,如果没有士大夫的参与,基本上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那么太平天国作为农民起义,已经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为什么没有得到士大夫响应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宗教虽然是基督教跟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但结合的那部分是他们领袖的朴素的农民情结,他们对于中国文化中上层文化的儒家文化采取了一种排斥的态度——其实他们对儒教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反感,就是打碎了孔子的权威,把孔子变成了一个小丑似的形象。

对于这一点,士大夫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容忍的。对他们来说,王朝的更迭不是大问题,但如果有人对士大夫说整个儒学体系一文不值,那么我想他们基本上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是他们历朝历代赖以生存的立身之本。所以,曾国藩起来以后,他的动员纲领就是卫道。他在《讨粤匪檄》中刻意强调了太平天国对这种传统圣道的摧毁。其实太平天国有点冤枉,他们真没摧毁儒教。太平军一路上摧毁的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他们把庙全拆了,把菩萨泥胎全砸了,但士大夫对那些并不是很在意。士大夫受不了的是太平天国连孔子都不在意,甚至把孔子变成一个小丑似的形象。

实际上,太平天国也做了些努力,他们也开科举取士,希望有士大夫投奔。但真正去的只是些低层次的人,最高是属于秀才这一级的,而且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牛的人。有些挺有才华的人,比如钱江、王韬、容闳他们,都是先到太平天国,之后发现这个地方不行,根本没有他们的生存余地,就又退出去了。所以,太平天国归根到底是一个农民自己的起义,其中混杂了大量社会边缘人士。到了后期,尤其是1856年天京事变,杨秀清跟洪秀全闹内讧之后,大量的流民、土匪、绿林好汉,以及像捻军这样的半匪半割据的势力全部进来了。

太平天国前期,原来的那些老“粤匪”,即两广那帮人,由于拜上帝教这样的宗教的约束,纪律还好。但当上述那些人大量涌进来后就惨了,他们打着太平军的旗号,烧杀抢掠什么都干。太平军对江南的破坏主要在1856年以后,他们在那一年占领了苏州、常熟、杭州等地,所以像这样的军队素质实际上毁了太平军。那时候太平军已经觉得实力减弱,所以不管什么人,只要打了太平军旗号,只要愿意服从太平军,太平军就给他封号。这样一来,这支农民起义军纪律更坏,更像匪了,这当然就更进一步地排斥了士大夫。所以此时,这个农民起义的命运实际上已经定下来了,后期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成事了。

这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但是它具有一些新的因素。前面讲了宗教因素,如果没有这个因素的话,太平军不会有那么强,很难兴起,但是这支军队的失败也跟它有关。此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属于西方器物的因素。太平军不排斥西方事物,他们到了江南以后很快发现,洋人的枪炮很好用。而当时政府和士大夫对采用西方的器物还是有障碍的,包括湘军也是如此——湘军崛起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用过洋枪洋炮。太平军发现洋人的枪炮很好用之后,便开始大量采购,所以在李秀成和李世贤这样的军队里有大量的洋枪炮。

当时曾国藩把李鸿章派到江苏、上海新组织起一支军队,即淮军。李鸿章刚跟太平军对阵的时候,面对李秀成的部队,他觉得非常吃亏,因为对方是几千杆洋枪一起轰击,那种仗根本就没法打。然后李鸿章才开始琢磨引进洋枪洋炮。那段时期,对阵的清军和太平军都比着用洋枪洋炮,所以当时洋枪洋炮的走私是最火的生意,很多洋人都在做这个买卖,甚至传说有些传教士也用他们的圣箱来倒卖军火。

那个时代,西方枪械正处于一个转折变革时期,就是从前膛枪向后膛枪转换的时期。这一系列转换进步得很快,从最老式的前膛枪开始,后来就是火绳枪、燧发枪、后膛枪、有膛线的枪等。但是这样一来,前面的款式也被淘汰得很快,只能卖废铁,然而它们在中国找到了销路,而且销路很好,其实从那以后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都是如此——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万国武器库,所有的这种淘汰枪支都卖到中国来了。

当时,清军里有洋枪队,比如李鸿章有常胜军,左宗棠有常捷军,这些其实都是洋人搞的。太平军那边也有洋人,太平天国文献里很著名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就是英国人呤唎写的,他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参加并帮助太平军的洋人。此外,清军洋枪队最早的副队长白齐文,在清军那边混得不好,后来也跑到太平军这边来了。

那个时候,中国突然之间变得有很多机会,于是就有很多西方的冒险家来到中国,有一些是经商——当时经商主要是倒卖军火,还有一些是来打仗的。有些人经商不在行,但可以当雇佣军,所以就有了雇佣军。像美国人华尔这样的洋枪队队长,他最早是美国牛仔,也跑到中国来冒险。雇佣军在西方一直都是一种行业、一种买卖,到今天还挺兴盛,收益颇丰,像什么黑水公司就是雇佣军。这帮人就是职业的军人,他们没什么正义、民族、国家的概念,就把这当成生意,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对他们来说,哪有生意去哪,中国有生意就到中国来了。

士大夫跟农民是不一样的,农民接受西方的东西没有障碍,看到好用就拿着用,但是没有进一步组织和升华的能力。而同样是洋枪,到了淮军手里头,就跟在太平军手里不一样:淮军可以接受洋人的帮助,并在洋人的帮助下,把军队按照洋枪的档次、型式进行改编,使洋枪的作用能发挥得更好。比如,他们很快学会了用方阵,前膛枪用方阵威力是很大的,如果不用方阵,一枪放过去就拉倒了,后面一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呢。洋枪队最后变成了汉人是兵,洋人是教练。

太平军也用了炮,但是用得不好。而淮军洋炮用得比较好的关键在于,洋枪队后来的首领戈登是一个炮兵奇才。戈登用洋炮的特点是会计算,他懂得用正弦余弦去计算射程和角度,通过这边的角度就能算出从这边到对方城头有多少公尺,该用什么角度射出炮弹。如果射程不够就往前推进,如果射程远了就往后挪。他每次都测量,这样每次都打得非常准,他们炮兵在当时就属于西式炮兵。这些正弦余弦的算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中学学的那点东西,但是当时中国人不会,中国人最初用炮就是瞎蒙,目测估计一下,打远了再调一下,几炮打出去,对方反击过来,这边就完了。淮军看到戈登测得很准,便也学了一点,至少大体上会用了,这样他们用炮用得就比太平军好。

太平军兴起后,洋人曾去考察,考察完多数人觉得太平军不错,只有美国公使说太平军不靠谱。时间久了,大家都说太平军不靠谱,认为如果太平军当家的话,可能比清政府更难对付,更没有章法,所以他们觉得还是支持清政府好些。而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后也基本上全面屈服了,于是洋人就对清军进行武器帮助,对太平军进行武器禁运。本来就制度和军事组织而言,太平军已经差一档次,如果武器再跟不上,双方胜负优劣就更加明显了,于是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了。

关于太平军的几个问题

太平军有几个问题一直以讹传讹,这里做些解释。

人们在一段时间里认为太平军实际上是解放妇女的,他们设置男营女营,有女兵。实际上太平军没有女兵,而且对妇女的禁锢比清朝还厉害,男尊女卑礼法的讲究也比清朝厉害。这个道理很简单,农民暴发之后,除了摆阔之外,剩下的就是“我要更讲究,这能证明我不是暴发户”。所以,解放妇女实际是我们后来给他们加上去的。

还有一个是《资政新编》的问题。《资政新编》是太平天国的一个亮点,农民起义能提出这样一些具有西化色彩的纲领很不简单,因此洪仁玕也被看成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当时《资政新编》和《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并行的,颁布《资政新编》的同时也再一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两个东西根本是格格不入的,《天朝田亩制度》其实是一个农业式的军事共产模式,跟《资政新编》完全是两股道上的车,这两个东西怎么能一块出来呢?这实际上证明了当时的领导者其实根本就不明白怎么实行《资政新编》这套方案。实际上最后也没能实行。

再说洪仁玕。洪仁玕被任用总理朝政,其实就是天京事变之后,洪秀全把石达开逼走,任用自己亲信的一贯做派的延续。洪秀全的两个哥哥——洪仁达和洪仁发是超级饭桶!洪秀全的智商也不是太高,只是宗教狂热度比较高而已,而他的两个哥哥完全是小肚鸡肠、鼠目寸光。让这两人当朝,其他人几乎都受不了,正好这时候洪仁开回来了。洪仁开是洪秀全的堂弟,算是他们家人,而且毕竟见过点世面,相对那两人来说稍微好一点,所以就任用洪仁玕了。从洪仁开的自述上看,他到死也不认为洪秀全任人唯亲是一种错误。太平天国后期的领袖,像李秀成这样的,根本看不起洪仁玕,李秀成在自述中几乎没有提过洪仁玕。洪仁开虽然提出了《资政新编》,但他没有什么高招去拯救这个王朝,对于洪秀全的错误也没有什么基本的认识,所以我们不能过高评价这样一个《资政新编》。过去的太平天国研究中对《资政新编》的评价太高了,其实它只是一张纸而已。

湘淮两军——汉族士大夫的崛起

我们讲太平天国,必须提到的一个相关问题,就是汉族士大夫的崛起。太平天国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之一,就是它的确改变了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那段时期,不仅仅是太平天国闹得凶,从南到北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北方有捻军,南方有天地会起义,广东有红头军起义,西南有云南回民起义,甘肃宁夏一带也有回民起义,反正遍地烽火。当时北方好多地方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形:随便拉一帮人来去抢一个戏班子,把人家演皇帝的行头拿过来披挂在自己身上,搭一个棚子就开始称王称帝了,什么军师丞相、三宫六院,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实际上这种局面说明,这个王朝快不行了,它的绿营军不行了,八旗军不行了,作为总预备队的蒙古骑兵又被英法联军歼灭了,真是没有什么可拿得出手了。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汉族湘淮军的崛起,清王朝就真的完了。之前,清朝政府对于汉人有很多防范,中央官职满汉两套,看似平等,实际上,六部堂官皆是满人掌权、掌印,汉人干事,无一例外。各地的督抚,重要的位置,基本上都是满人当。清朝就两个重要的督抚,一是直隶督抚,一是两江督抚,两江督抚有时候还会授予汉人,但是直隶督抚很少授予汉人。

各地驻防八旗首领实际上是和督抚平起平坐的。驻防八旗首领有的是将军,有的是都统,目的就是监视汉人。满人统治者对汉人非常不信任,林则徐禁烟的时候,当朝皇帝对他寄予那么高的期望,一有人进谗言,马上把他撤了,发配新疆。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野的汉人士绅崛起了。湘军一直人数都不是很多,但是仗打得非常漂亮,虽然也失败过,尤其是和石达开对阵时,但是总的来说,湘军是胜仗比较多,打得相当顽强。在这种危机情况下,清廷一些满人就改弦易辙了。最早变革的,实际上是后来被政变搞掉的肃顺他们一伙人。肃顺是咸丰皇帝很信任的一个人,我们可以叫他宠臣,但这样说其实对他不怎么公平,他是非常受皇帝信任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人。肃顺是一个满人,他那时候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他公然地宣称满人不行,得用汉人。所以信任汉人是从肃顺开始的。

曾国藩打了胜仗以后,咸丰皇帝本想让他当湖北巡抚,然而当时的朝廷军机大臣祁寯藻说,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一介匹夫,没有官职,匹夫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此非朝廷之福。咸丰于是把这件事放下了,后来在肃顺的坚持下才给了曾国藩地方实职——两江总督。这是肃顺的功劳。

如果一直不给曾国藩地方实职的话,湘军就很难办,因为湘军在体制内就是民团。国家是不给团练发军饷的,那么钱从哪里来?当时钱江出了个主意,可以开征厘金,就是收商税,这是好主意。但是开厘金、设厘卡必须得有行政权才可以,否则商人是不会交税的。所以当曾国藩还没有职务的时候设厘卡,经常会被地方政府赶走,他们的经费很紧张,一开始是凑出来的。朝廷那时候重用胡林翼,胡林翼是帮助湘军的,他不是湘军的头,但实际上可以当湖广总督的家。当时的总督满人官文比较乖,他自己没啥本事,但知道胡林翼能干,于是默许“我不管你,你爱怎么干怎么干,但是功劳首先是我的,往上报的时候首先得报我,因为我头衔高”。胡林翼也很乖,每次打了胜仗就顶着官文的头衔上报。后来中兴名臣,官文的位置是排得很高的。湘军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湘军是一个跟绿营、八旗不一样的军队,它最大的特点是兵为将有,这一点跟后来的新建陆军也不一样。曾国藩是模仿戚家军的模式建的湘军,但是区别在于,戚家军是将领们建的,而湘军是儒生建的,一种儒生带乡农的模式——就是说曾国藩弟子门生很多,这些人都下乡招兵,招那些最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不要城市痞子,更不要当过兵的,就是要这些农民。招了以后,这些兵都是一个地方的,将领就是当地乡绅,士兵就是本地乡农,当然凝聚力很强了。你招来的兵,为你负责,招多少人,就给多大的官当,一旦这个招兵的人死了,那这个营也遣散,没有了。所有的人都跟曾国藩有这种师生关系,都服从曾国藩一个人,他不发话,谁也调不动。

曾国藩觉得,当时绿营兵关键是没有道义感,士兵跟将领之间没有人际关系的联系,打仗的时候直接给你派过来,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那我为什么给你打呢,为什么我听你指挥,为什么替你卖命呢?但是湘军就不一样,这实际上是个共同体,大家是有密切关系的,本来就是一个村出来的。当然这就去玩命了!大家一块,要渴一块渴,要饿一块饿,湘军有很强的道义感。

这样的军队不是国家军队。别看绿营、八旗很松散,但它是国家军队,是国家所有的。有些军官能吃空饷,是因为每个士兵的薪饷都是国家发的。但是湘军怎么吃空饷呢?你敢在自己乡里乡亲面前,说我就吃空饷吗?这不可能的,做不到,否则会被人骂死。但是,兵为将有的确是有军阀的苗头了。无论是五代十国还是藩镇,都存在这个问题。既然国家指挥不了兵,只有将领能指挥,那么一旦时机成熟,将领告诉士兵去反政府,他们也会去反的。曾国藩靠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儒学道义感。他是个理学家,他刻意强调的是这种儒学道义,并以身作则,所以整个湘军的道德感特别强。但淮军稍有不同,淮军是李鸿章建起来的,李鸿章很灵活,有些痞气。他的部下,都是他在安徽做团练时的兄弟,什么人都有。他的军队不怎么讲道义,但讲义气。

曾国藩这个人打仗,在战略上很有一套。他认准了太平军的格局是沿长江一字长蛇,只要从长江上游往下打,就可以打灭它。湘军就按照他的部署打,但太平军在李秀成的率领下进攻江南,江南是中国的财富之地、漕粮之地,中国的财富主要是靠江南出的。当时江南告急的时候,朝廷调湘军,曾国藩不动,但也不得不应付一下,于是就派李鸿章带几个营的老湘军,李鸿章自己再招些人马,于是有了淮军。李鸿章实际上就是曾国藩的入室弟子,是很聪明的一个人。曾国藩的性格跟李鸿章是不一样的,曾国藩很刻苦,意志很坚定,识大体,但他脑瓜没有李鸿章灵活。这两人其实互相都挺欣赏的,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幕中一直在干事,但他们之间有过冲突。比如最初李鸿章经常起不了早,但曾国藩是天亮就起来吃饭,其他幕僚也随之早到,可李鸿章就起不了早,于是两个人就起冲突。曾国藩就想,你要不想混就走。于是,李鸿章说我的睡懒觉就是被老师改正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俩还是有些不合,毕竟李鸿章不是一个能长期当幕僚的人,他总是要独当一面的。这个曾国藩也知道,这个时候有了机会就把他派出去了。但是李鸿章的兵不够,于是就回老家安徽招兵。曾国藩是个理学家,行事很古板,常写日记反省自己,下盘棋就反省自己,看到个漂亮姑娘也反省自己。他觉得必须每日三省五省的,但是李鸿章不是这样的人,他交的朋友也不一样。他的家乡有一帮不是很守规矩的人,就算是乡绅也是一些比较邪的乡绅,比如说盐贩子或者跟盐贩子有关的人,跟土匪有关系的一帮家伙,但到这个时候都很厉害了,一旦有事的时候他们就会起来。等于说,李鸿章拉过去一批现成的兵,然后组织成一支淮军。

淮军的组织模式其实还是湘军的,但是等到了江苏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已经不是儒生带乡农的模式了,而是一帮杂七杂八的人,甚至好些都是太平军的降军。这些人在湘军是不受重用的,但到了李鸿章这儿,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能干事,就会受到重用,金钱美女,要什么给什么。所以淮军的风格跟湘军完全不一样,但是确实很实用。淮军的西化程度也非常高,只要有用什么都可以学。洋操有用就学洋操——以前的中国军队是不搞列队,不搞齐步走的——所以淮军的口令“向前看齐、齐步走”全都是英语,直到淮军教练走了还是英语,一口安徽口音的英语。

淮军跟湘军有一点一样,就是也是兵为将有,军队不跟朝廷走,跟将领走。这两个湘淮军首领被重用之后,其他人都开始效仿。有很多很多支军队,既不是淮军也不是湘军,但都是按湘淮军模式建立起来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汉人的士大夫组织军队,来报效国家报效清朝。

“同光中兴”

正在战争的紧要关头,朝廷发生政变了,咸丰死后,肃顺他们被干掉了。咸丰皇帝的妃子叶赫那拉氏给咸丰生了个儿子,于是她就升格为西太后了。大家不要认为西太后是一种尊称,在满人眼里是以东为尊的,东边是大的,西是小的。也就是说,凡是讲史,称叶赫那拉为西太后多少带有一点贬义;称她为慈禧太后则为褒义,因为慈禧是她的封号,是很光明的形象;如果再贬一点,就称她那拉氏,康梁失败以后,就一口一声那拉氏是先帝的一个小妾而已,把她气得够呛。

原本,咸丰死后,当家的是肃顺等人。西太后联合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发动政变,这场政变绝对不是西太后自己发动的,恭亲王奕?在开始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奕?是咸丰皇帝的兄弟,他俩当年最被道光看重,而且论才能实际上是奕?要高一头。传说是咸丰的师傅杜受田比较高明,皇帝领他们春天打猎,按理,诸王子应该各显其能,结果咸丰什么都没打,空手回来了。道光问其原因,咸丰回答,正好春天,万物萌发之际,不忍伤天和。道光一听,这是仁慈之主啊,就把皇位传给了咸丰。

当然这只是传说,因为满人是游猎民族,其实不讲这个,他们也许后来是受了汉人影响。反正总体而言,道光是挑了一个才能较逊一点的人当皇帝,这个皇帝后来又窝囊死了。关键是死之前逃到热河去了,把恭亲王奕?留下来议和,以为议和不了,奕?也可能就活不了了。但是没想到联军并不想杀奕?,也不想把清政府摧毁了,人家就是想签约——当然还顺便抢了圆明园。最后,奕?的势力通过这事反而长起来了,到后来咸丰死时,他势力已经很大了。由于恭亲王奕?的参与,反肃顺的势力超过了肃顺,于是直接就把肃顺干掉了。

但是肃顺定的这种重视汉人、利用汉人来平叛的策略并没有被废除,而且慈禧和恭亲王对汉人更加重用。比如,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原来是管三省,现在是管四省。放手让你去做,这招很高明。这一下子就把清王朝的命给救了。一方面,汉人士大夫起来了,他们权衡一下,觉得太平天国不能帮,要帮就帮清朝。另一方面,要帮清朝,清朝也得有回应。清朝如果这个时候还说,我还不能相信你,那士大夫们也帮不了。清朝这个时候很及时地做了回应,甚至内部发生政变之后,还是很好地做了回应,这样就把清王朝救了。于是带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

“同光中兴”不是一个简单的王朝中兴,而是因为来了洋务运动,当时又称自强运动。这个自强运动实际跟上海有关系。前面讲过,五口通商之后,上海的地位很快就超过广州,因为它腹地很大,但是它迅速膨胀是因为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闹到江南之后,当地的士大夫都往上海跑,因为上海有租界。太平军三次进攻上海都没打下来,太平军跟洋人有点打不太明白,想打又不敢放手打,毕竟是洋兄弟嘛。所以上海是一块福地,上海的租界更是福地,大家都去避难了。他们带去了资金,带去了人才。在太平军闹起来之前,上海的商人主要是粤商,太平军闹过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了宁波商人的天下了。江南本地的商人数量大大超过粤商,这些人有经商传统,有资金,也有才华,还很聪明,所以很快就把上海带起来了。

租界的发迹实际上没有用过西方那些国家一分钱,租界全是用当地华人的钱建的。但是有一点肯定的是,尽管是租界,是国中之国,却是用西方的方式来建,用西方的方式来管理的。这一套现代城市发展与工商业的结合在租界里面体现得最好,并提供了一个中国现代化的样板,或者说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上海的华界都是跟租界学的,其他城市又跟上海学。租界的存在也给中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提供了机会——叫民族工商业有点别扭,很难说叫什么工商业,有时候它也跟外国人有点勾结,但又不能说它是完全的外资。在我们后来的历史叙述中,那个时候的买办资产阶级是一种最腐败的阶级、最反动的阶级。实际上,买办阶级当时不仅仅是所描述的这种阶层。因为最早是买办接受西方的东西,是他们最早用西方的方式去开办工厂、招收工人。

太平天国在江南制造了大量的孤儿,大量的孤儿也为最早的工业提供了员工。虽然当时江南商业很发达,但都是包买商的形式。如果说是开工厂,有大烟囱有锅炉,大家其实还是挺害怕的。比如江南制造总局刚开工的时候,那烟囱呼噜呼噜往外冒黑烟,老百姓都很害怕,觉得是在烧人,所以没人去做工。江南制造总局试着从广州招人,但没招来,后来就把太平天国造成的这些孤儿招去当工人了。这些孤儿没什么其他活计做,就去做工人了,做了以后发现挺好。只要有一个人吃螃蟹,后面的人就跟上了。于是各自开工厂,各自招人。最早的时候,宁波人开工厂招的是浙江人,苏州人招苏州人,常熟人招常熟人,他们都找自家人。所以在工人阶级内部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地域性。苏北人在上海地位不高,就是因为苏北人没有开工厂的,没有富人。他们只能做服务业,比如码头扛包、拉洋车等,工资很低,地位也低,被人们看不起。很早以前,上海人就看不起苏北人,说苏北人是江北佬,不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如果没有上海,我们很难想象洋务工业能弄成什么样子。正因为有个上海,虽然我们洋务工业好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点模样。比如江南制造总局是最活跃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现在还存在的,就是当年办的),开平矿务局,福州船政局……不管怎么说,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窗口,洋务工业还是办出点模样来了。

洋务运动由于朝廷政治格局的改变而开展了起来。以前“内重外轻,满重汉轻”的格局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后被改变了,变成了“外重内轻,汉重满轻”。这些中兴的名臣们大多都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积极性远远超过了中央的开明派,如奕?、文祥这些人。因为朝廷里面反对势力还是很大的,而且慈禧太后不想一屁股坐在洋务派这一边,也不想完全站在奕?这一边,顶多往开明派这边挪了一点。她居中平衡两派,所以中央的洋务派除了办了一个同文馆,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像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也是一个效率很低的衙门。

因此,洋务运动主要是靠地方的积极性,而洋务派的首领里,最重要的是李鸿章。曾国藩这个人很不容易,但如果要作为一个大臣讲,他的眼光还不够。他总是强调自主性,这一点他没有李鸿章看得远。就像他当年找徐寿去集结能匠拿锤子凿轮船一样,能不能凿出来?当然能,但是它精度不够,能开但开得很慢。这样的国产化没有多少意义。徐寿的儿子徐建寅就比较明白了,要机械加工,有精度标准。曾国藩强调自主性,实际上不学透是没有自主性的。后来李鸿章就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玩意没法让能工巧匠来凿,但只要学来那一套西方的标准,就是不巧的匠也能干。

朝廷的变化主要是搞了一个总理衙门——这是英法联军逼着清廷办的,他们要求清政府必须成立外交部,而不再通过礼部打交道。西方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清楚必须进一步把清朝拖到自己的体系中来,他们逼着清政府成立外交部,跟其互派公使,他们要彻底把清政府的“天下”变成他们的“世界”。对于清政府来说,这个过程是被迫的,当年咸丰皇帝坚决不同意,多给钱多开口岸可以答应,但这个关口无论如何过不了。但是被别人打了,不得不答应了,但最后也只是同意对方公使来,清政府坚决不往外面派。后来中国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节实际上是美国人蒲安臣,他最初是美国驻中国的公使,他觉得中国人挺可怜的,退休之后要求替中国出使他国,代表中国的利益去谈判。我们后来骂蒲安臣,其实他也替中国着想过,是个有职业道德的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让我们成立外交部,结果我们不肯成立,实在顶不住了就成立了总理各国衙门。对外国人说,这就是外交部,总理“各国”事务;对国内人说,我们可以“总理”各国事务。这里面所有人都是临时调的。因此整个结构非常糟糕,效率很低。

此外,清廷还办了个同文馆,同文馆的外国教习翻译出了《万国公法》,也就是第一部中文版的国际法。从此以后,很多事可以拿出来与外国人对话了,多少有点外交模样了。但这个学校教出的学生确实是不敢恭维。齐如山回忆,他曾找来两个据说是最好的学生翻译一份俄国的文书,一个学了十四年,一个学了九年,结果发现,学了十四年的也就是把俄文字母背下来了,九年的还没背下来。英文方面,张德彝是学得最好的,他学成之后被派到英国使馆做翻译工作,严复去使馆听过他的翻译后,非常不屑。张德彝后来去了很多国家,写了很多游记,在《走向世界》丛书里有。这些都算是最好的学生了。齐如山也是同文馆的好学生,他的好不表现在学习上,而表现在经商以及帮助京剧改革上。他在里面学德文,我们没感觉到他德文有多好,而是主要记得他做的其他的事。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因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把中国汉人士大夫的积极性焕发出来,那么,即使是英法联军逼得朝廷签了条约,中国还是变不了。所以从中国进入世界的步调而言,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但是,就像很多次农民起义一样,太平天国这场农民起义对中国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人口的锐减和财富的损失,整个长江流域前前后后据说损失了一亿多人口。(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龙王殿 修罗武神 逆天邪神 大叔,不可以 赘婿当道 贴身狂少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乡野小神医 魔天
相关阅读
也曾是我伤过的心女神的贴身医王霸世仙穹极品太子妃天剑灭圣主宰万界护花邪少明成祖喜马拉雅山脉我的美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