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朝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卯时三刻,文武百官井然有序地进了兴德殿。

内阁首辅海迟庸听闻昨夜天兴帝让子书珩在雨里跪了好几个时辰,这厢见子书珩走进来,忙上前去,目露关切:“王爷凤体有恙,怎能如此操劳!”

子书珩附手行礼:“首辅尚且严于律己,本王又岂能懈怠。”

海迟庸虽是服务于天兴帝的内阁大学士首辅,但身为三代元老,拎得清是非轻重,师长夷之前那番话,他非但不会告诉天兴帝,反而会放在心上,仔细掂量掂量。

他心痛道:“王爷是大凉的脊梁,若是王爷倒下,大凉又该何去何从。”

子书珩对他甚为尊重,浅笑着回:“阁老言重了。”

海迟庸看了站在武官队伍里的吴顷一眼,轻叹一口气,“陛下也有他的良苦用心。”

子书珩自是知道他指的是哪件事,颔了首,没再多言,往武官最前列的位置走着,刚好路过王淮身边,他拱手笑道:“侯爷,别来无恙啊。”

王淮也行拱手礼,皮笑肉不笑:“王爷身体越来越好了。”

子书珩一哂:“还行,也就只比侯爷强那么一点点,没到老眼昏花的境地而已。”

王淮武将出身,不擅掩饰情绪,被他这般奚落,登时不怿道:“为着爱将,王爷不如留点口德?”

“为着爱将,本王便更不能让步了。”子书珩傲然一笑,“本王脾气大,爱骂人,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了。萧将军在侯爷手里是块宝,在本王手里指不定就是一棵草呢。”

王淮心头猛然一颤。

子书珩意味深长地道:“侯爷是爱才之人,想必早已想好了如何应对陛下走马换将的愚昧念头。”

王淮眸色深沉,不发一言,但心底却暗生佩服,这小子居然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骂天兴帝愚昧,看来是决意要与天兴帝撕破脸了。

也好,他王淮用惯了萧枕安,更不想换将。

该传达给对方的已经传达完毕,子书珩笑了笑,趾高气昂地站在了他的前方。

卯正,天兴帝准时上朝,众臣施完礼,便有朝臣启奏:“陛下,临阳县暴雨愈演愈烈,急需拨款救灾。”

“又是临阳。”子书祯捏着手里的朝珠,目光疏淡地看向子书珩,问道:“这件事大将军王怎么看。”

子书珩连礼都没行,神色倨傲:“陛下左有内阁,右有丞相和六部,居然问臣这一只会用兵打仗的武将,也不知是有意为难臣,还是有意为难临阳县民?”

殿内霎时间一片哗然。

师长夷站在文官最前列,嘴角不可察觉地掠过一抹轻笑,他身后的海迟庸则是一脸愕然。

王淮更是惊得瞪圆了眼珠,为了一手下,子书珩这是要反吗!?

子书祯眸色陡然变得阴鸷,昨日他那般为难子书珩,子书珩始终端的是为臣者的谦卑恭顺,此刻却判若两人。

他感到一阵不安的同时还生出一股兴奋,他就是要逼得子书珩狗急跳墙,才能光明正大地治他的罪。

平阳王子书翊厉声道:“子书珩!陛下问你只是想听听你有何高见,并非要采纳你的意见,你这般狭隘地揣测陛下,到底是何居心!”

子书珩对着子书祯懒懒地行了附手礼,看都没看子书翊:“本王论辈分怎么着也是平阳王的皇叔,论资历战功也比平阳王显赫,教训本王,怕是还轮不到平阳王吧。”

“你!”子书翊被他一噎,猝地抬高嗓音:“你这就是倚老卖老,恃功而骄!”

子书珩一哂:“本王今年不过十九岁,下个月才行冠礼,平阳王竟说本王倚老卖老……”他只啧啧两声,没把话说下去。

殿内传出窸窸窣窣的笑声。

子书翊从政这么多年,头一回被人在朝堂上公然嘲笑数落,不免恼羞尴尬,只见他脸色红一阵青一阵,却是一句回怼的话也说不来。

子书珩正对天兴帝,附手躬身行礼,恭敬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臣从未在处理灾情上有所建树,不敢妄自谋策,还望陛下明见。”

子书祯依旧足够沉着冷静,笑着说:“丞相大人怎么教得出如此伶牙俐齿的学生,朕怎么就没学到一分半毫呢。”

文武百官当即赔笑。

师长夷浅笑着摇头:“陛下,臣可从未教过大将军王如何偷懒。”

这番一来一回,子书珩被扣了个无关紧要的偷懒帽子,也给足了天兴帝台阶下,紧张的气氛陡然之间便得到了缓解。

“那依老师所见,临阳赈灾一事该如何安排?”子书祯稳声问。

师长夷温声道:“依微臣所见,平阳王胆大心细,利析秋毫,此事可全权交由他来办。”

子书珩为了吴顷一改以往隐忍求全的行事作风,摆出强硬的姿态,子书翊正巧撞在了刀口上,但他刚刚是替天兴帝讲话,师长夷便又游刃有余地却给足了子书翊面子。

子书翊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些。

天兴帝稍微忖度片刻,看向了海迟庸,没等他开口,海迟庸便附手行礼:“臣附议。”

“那便准了吧。”子书祯安排完临阳的事务,话锋极为自然地一转,他说,“先帝在时,为了磨砺将领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戍分权法,我朝采取三军一厂制,铁骑营和车骑营皆为驻边守备军,如今边尘不惊,也是时候完成先帝的遗愿了。”

话音刚落,殿内不出所料地陷入了死寂。

子书祯目光在一众朝臣脸上逡巡了一圈,最终带着十足挑衅意味地落在子书珩脸上,但嘴里唤的却是:“首辅。”

海迟庸沉声道:“经内阁商议,更戍分权法是保证大凉长治久安的必行之良策,可先从更换两军骠骑将军开始试行。”

朝廷颁发的所有制度看似为了江山社稷,实则都是维护皇权。更戍分权法里的更戍,防的便是武将专权。

大凉采取内阁制、丞相制,内阁即皇帝的智囊团,全权服务于皇帝,常理来讲并没有决策权,一切事宜都需皇帝批红才能执行,丞相则与之不同,皇帝对其适当放权,让其统领六部,在大多数事务上拥有决策权,唯有国家大事才需要与内阁共同商议决定。

丞相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皇帝的压力,但不可否认,内阁与丞相本质上是相互制衡的关系,羽林军和东厂、铁骑营和车骑营亦然。一代君王一代臣,天昭帝倚重为他打天下的铁骑营,到了天兴帝的时代,子书祯前几年放任庞夏进犯北境不管,为的便是削弱铁骑营,待他帝位坐稳了,车骑营的心腹抓牢了,才派遣子书珩前去退敌。

大殿里鸦雀无声,静的落针可闻。

身为更戍分权法的当事者,吴顷和萧枕安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他们用惯了手下的兵,换一个军营,便要费尽心力重新树立威信,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保持沉默。这里压根就没他们说话的份儿。

天兴帝一直望着子书珩,忽然一挑眉,这是一个向其示威的信号,他眼底沉着讥诮的笑,说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子书珩等得就是这句话,他从容出列,一撩蟒袍前襟,跪地附手道:“臣有异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乡野小神医 魔天 龙王殿 逆天邪神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修罗武神
相关阅读
狼域我想长生不死海贼之剑术至高龙王殿-1虚空万界超级恶人重生都市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蚀骨宠爱:BOSS太凶猛有间书屋火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