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穷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特攻部队的利与弊,小泉敏一郎这个始作俑者当然最有发言权。他组建特攻部队之初,一度曾以为凭借东南亚土著的庞大人口基数,一旦发动无限制特攻战术,便是耗也能耗死华国。当时,他确实有理由做出这样的判断。因为在与米国太平洋舰队和米国太平洋陆军的战斗中,特攻战术已经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克制属性。即,米军明明拥有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可是一旦遭遇特攻战术,米国大兵就好像突然变得不会打仗了一样,除了失败便是完败。正是在米军身上捞足了信心,小泉敏一郎才信誓旦旦的发誓要重新杀回华国,彻底灭亡华国。那个时候,估计他没少做这样的白日梦,想着如何活捉欧阳云,又要如何羞辱欧阳云吧?

然后,当气势汹汹的日军遭遇华国军队,从最精锐的大和魂到下面的一线部队,就全面被打脸了。

没错,就是打脸。对米军无往而不利的特攻战术,用到华国军队身上,就好像水土不服,又好像天生发育不全一样,不管一本人用什么办法,结果却无一例外,即赔了夫人又折兵。白白的死了那么所所谓最英勇的大和民族的精锐士兵,别说拿下华国军队占领的某个地块了,往往还会丢失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根据地”。

那个时空,为了对抗日军前期巨大的军事优势,华国军队只能用建立根据地的办法用时间和空间来拖垮一本人。这个时空,算是报应,在学兵军强大的军事优势面前,小泉敏一郎也只能跑到东南亚建立根据地,妄图通过在东南亚的发展,恢复实力之后再与华国进行博弈。

事实已经证明,小泉敏一郎虽然已经够忍辱负重了,可是却未能像勾践那样起到效果。乃至于,在华国的攻势前,他只能选择再次跑路。

对米国人那么灵验的特攻战术在华国人身上居然完败了,不甘心失败的小泉敏一郎当然会去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小泉敏一郎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了大量的战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华国人比他们一本人更加不怕死。双方都不怕死,胜败自然还要看装备。而在装备上,华国是完胜一本的。弄清楚了这一点,小泉敏一郎再没了刚到东南亚时的气焰,这才有了接下来的主动联络米国和苏鄂,妄图通过联盟来削弱华国的力量。而事实再次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哪怕是和那个时空二战之后的两大巨头联手,他却依旧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不仅如此,好像还拖累了这两个巨头,让它们也开始变得多灾多难起来——

日军在与华军的对垒中败于装备不如对方,这一点,井上成美和小泉敏一郎是有共识的。井上成美听了小泉敏一郎的分析,认真的想了想,问:“女子志愿军中有相当多的我国的女兵,对马歇尔来说,这可是一个有利条件——”

小泉摇头:“听起来确实是一个有利条件,可是你也知道现在本土的情况。八格!女人,注定是祸水啊!”

在米国的女子志愿军中,一本女兵的数量此时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这当然和女子志愿军的扩编有关系,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和一本女人的特性有关。抛开民族等因素不讲,一本女人,确实堪称世界上最好的女兵资源。首先,听话这一点,便足以将很多国家的女兵给比下去;其次,一本女人也非常肯吃苦,而这,可以视作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士兵的前提。再加上,在军饷的发放上,“联合国”方面一直比较准时足量。而此时的一本社会,各种物质奇缺,急需靠外部输血。于是,加入女子志愿军反而成了一本女人乃至一本家庭最好的出路。

一本女兵好带,容易形成战力,白流苏的征募方向自然会向一本偏斜。一本急需要外部输血,“出口”女兵能带来最急需的大米和各种生活物资,一本现政府自然极力促成。“郎有情妾有意”,一本女兵数量急剧膨~胀,自在情理之中。

大量一本女子前往米国当兵,便是小泉敏一郎不重视这个现象,马歇尔肯定也会高度关注。马歇尔和小泉敏一郎现在可是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马歇尔希望小泉敏一郎提供帮助,后者自然不会拒绝。井上成美不知道的是,迄今为止,小泉已经派出了数百人的间谍队伍前往米国从事一本籍女兵的策反工作。只是,因为白流苏那边早有预防,再加上又有郭慕岳和孔令仪这两个腹黑家主持反谍特工作。小泉这么做的结果,便成了肉包子打狗,没能策反一个一本籍女兵不说,反而白白葬送了好多精锐部下。要知道,自从中岛随古贤一反出去以后,小泉身边的特工本就已经成了珍稀资源。这几百个特工的死亡或者被反策反,对于小泉而言,乃是一个让他非常肉痛的巨大损失。

“我们帮不了马歇尔太多的忙。我们现在能做的,便是尝试打通中亚通道。欧阳云想要完全覆灭米国,这不比我们当初完全消灭华国容易。苏鄂的情况不同,现在苏鄂四面皆敌,如果我们不帮他们,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小泉敏一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还是有一定眼光的,此时,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苏鄂沦落到现在四面皆敌的处境,可以用雪崩一词来形容。那个时空和这个时空,苏鄂为什么能够崛起?抛开意识形态的原因不讲,中亚加盟共和国的牺牲功不可没。车~臣人为什么要反叛?不是因为车~臣人的民族意识有多强,而是在苏鄂的长期压榨下,车~臣人已经到了不得不揭竿而起的地步。其实不止是车~臣人,其他诸如哈萨克人、吉尔吉斯坦人等加盟共和国的民众,他们多多少少也遭遇过车~臣人那样的待遇。这也是白鄂一旦打出复国旗帜,一旦华国军队强势介入,便能够立刻引得中亚加盟共和国纷纷发起独立运动的原因。

华国有句老话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这句话用在现在的苏鄂身上简直太贴切不过了。苏鄂政府当时为了发展经济,拼命压榨那些加盟国的民众,让多个国家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当时,因为苏鄂足够强大,所以这些国家的民众,敢出声反对的立刻就被抓了送到各个集中营,不敢发声的则只能选择默默的忍耐。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一旦苏鄂红色巨人露出颓态,再加上又有外部力量推动,登时,所有的加盟共和国的政府和民众一下子便都站了出来。

苏鄂强大的根基在哪里?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众多的人口。可是这些,却全部都是建立在拥有那么多的加盟共和国的基础上的啊!这些加盟共和国一旦举起反旗,就好像在苏鄂的心脏位置捅了一刀一样,立刻就将它的血给放干了。

苏鄂红军,虽然超过半数都是苏鄂士兵组成,但是其它的,可都来自各个加盟国。而即使这些士兵依旧愿意效忠苏鄂政府,问题是,斯大林和他手下的将军也不敢用啊!更勿论,白鄂方面,现在的总指挥已经换成了朱可夫。朱可夫是谁?红色军神。单单这个名头,便足够杀掉对敌的苏鄂红军一半的士气。

苏鄂局势急转直下,反过来,白鄂方面自然士气高涨。这个时候,张自忠再率领大军自远东一带杀入中亚,对于斯大林来说,简直要了老命了。

各条战线报急,每天都有某支部队战败的消息送到斯大林的案头,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斯大林便满头白发,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

斯大林现在坐在办公室里,每天想得最多的事情便是还能从哪里挤出一点人来编成军队。嗯,得亏了苏鄂是专制国家,一直以来,苏鄂中央政府都将粮食、军工牢牢的捏在手上,储存了足够多的装备、粮食。否则的话,现在斯大林还得殚精竭虑的思考从哪里整粮食和装备以补充前线。

铁木辛哥走进斯大林的办公室的时候,后者正捏着一份电报在皱眉苦思。电报正是有关米国决战开打的,不过,因为这完全是发生在另外半个地球的事情,所以,斯大林看了以后几乎没什么感觉。

苏鄂沦落到如今地步,受此影响的可不仅仅是斯大林一人,比如铁木辛哥,看上去老了十岁不止。不过此时,当他站在斯大林对面的时候,他的脸上却挂着一丝笑容:“斯大林同志,好消息。”

“好消息?华尔基打赢了吗?”斯大林闻言面色有所放松,问。

铁木辛哥心中叹息一声,脸上却没什么表示,说:“不是南方战线的事。一本人发来电报,他们将在近段时间发起攻势,争取击破华嘚两国军队的封锁。一本人在电报上说,他们准备了五十万大军,一旦战事顺利,会立刻向中亚推进——”(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赘婿当道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修罗武神 魔天 我的父亲叫灭霸 乡野小神医 大叔,不可以 龙王殿 逆天邪神
相关阅读
网游之超神无敌双龙引遨游在无数位面世界超级恶人反派系统无限神豪的悠闲生活穿越之统治三国五年领主三年治国异界美色无边二次元入侵漫威一不小心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