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百五八回 公正道自在万人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清子被杀的消息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民间传言更是传的匪夷所思,结合先前长清子轻薄迟德妃的消息,大家纷纷猜测暗杀长清子的正是皇帝陛下本人,搞不好迟德妃肚子里的孩子根本就不是皇帝的,不然明明是受害者的迟德妃怎么会被废了封位。

皇帝被民间传言气的七窍生烟,在行宫发布圣旨,追封长清子为神圣仙师,以国师之礼隆重下葬,还亲自给太子传令,责令他立刻想办法平息谣言,并且彻查长清子被杀一案。此举正中了太子下怀,立刻大张旗鼓地追查起暗杀长清子的凶手来。

这个重任自然要落到锦衣卫头上,陈科入宫领了太子的令旨,回来没有发布命令,反而手段雷霆地逮捕了几个与曹派官员往来紧密、前程大好的锦衣卫,二话不说上了重刑,直接问是否与长清子之案有关,凡是撇清的,一律毒打,先打个半死不活。

出卖底线以求换取荣华富贵的,自然不会有什么骨气可言。一时间诏狱中阴风阵阵,充斥了哭爹喊娘的声音,反正陈科要的只是名字而非真相,也不去关心那些口供是真是假,只令他们签字画押,然后统统送到太子案头。再由太子下令,将被举报的官员统统抓起来,揭发的与被揭发的在诏狱中实现了大团圆,天天要么对骂要么斗殴。

朝中因此弥漫上恐慌的情绪,谁都不知道下一个被抓的人会是谁。蔺既明按捺了几天,终于沉不住气,在吏部侍郎被抓走的当天,惊慌失措地敲开了曹府大门。

曹德彰微笑着接待了他,告诉他不要慌张,他自有应对的法门。

蔺既明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大人有什么计划,还请告诉下官一句,也好让下官安安心。”

曹德彰微笑着捻须:“既明难道不相信我?”

蔺既明忧心忡忡地摇头:“下官自然相信大人。”

曹德彰道:“那就是了,那你还担心什么呢?我既然提拔了你,自然能保得住你。”

蔺既明委婉地追问:“吏部已经人心惶惶了,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

曹德彰滴水不漏地回答:“那你尽管告诉他们,如果想博得太子殿下青眼,尽管去弹劾本官,或许有一天等你被抓进去,能顶替你的位子也说不准。”

蔺既明聪明地闭上了嘴,再刨根问底下去,恐怕要引起他的怀疑。

曹德彰的确没有慌,甚至是有些怡然自得地看着太子卖力的表演,他自信自己掌握着最终致胜的王牌,犹如对决的剑客已经找到了最佳的进攻时机,自信自己有能力挥出那致命的一剑。

他的沉默并没有阻挡太子疯狂的脚步,陈科似乎已经全盘倒向了太子,在他的命令下对长安官场大动干戈,乌纱官帽满天飞,今日还奢华开宴,明天就要去领牢饭了,遭殃的全是四品以上的朝廷命官。

在这段时间里,曹德彰唯一的动作,是将太子发布的每一道命令,全部送去了骊山行宫,皇帝案头。

而皇帝果然沉不住气了,两次来信斥责太子监国不力,并且取消了他发布的多道政令,一部分被罢免降职的官员通通幸免于难,而太子提拔起来,用以补缺的新臣处在了一个无比尴尬的位置上,朝堂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对局,从太子对决曹德彰变成了太子与皇帝的对峙。

曹德彰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时机,再一次离开长安去往骊山行宫,这次他呈给皇帝的折子不再是太子的政令,而是自皇帝离开长安后,锦衣卫所有的调动记录。

“锦衣卫负责的是陛下安慰,其指挥使也应该听命于陛下,”曹德彰道:“然而陈科现在却已经变成了太子近臣,陛下的安危由这样一个人来负责,实在是危险之极,还请陛下免去这个人的职位,另择贤才而任。”

皇帝脸上风云变色,却一言不发。

曹德彰在阶下深深弯腰:“请陛下三思,陛下是大央的根基,虽然长安发生政变,但只要陛下安然无恙,大央便仍有希望反败为胜。”

皇帝终于开口:“政变?”

曹德彰道:“是,政变。”

皇帝道:“曹卿的意思,是太子有意造反?”

曹德彰不否认也不承认,只道:“陛下不在长安,臣日夜为陛下的安危忧虑焦心,难以安眠。”

皇帝的眉心紧紧蹙起,沉默了很久,慢慢摇头:“不,致珩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曹德彰没有反驳,只道:“陛下心中自有决断,臣告退了。”

他走之后,皇帝独自在殿中坐了很久,亲自提起笔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孙知良:“遣人将这封信交给太子。”

太子收到那封信时正在召见李劭卿,九公主一旁列席,他拿到那封信,没有拆开,反而问了一句:“听说曹首辅求见了父皇?”

送信的行人司行人点了点头:“他将陛下离开长安之后,锦衣卫所有的调动记录全部呈给了陛下。”

太子没有再问其他,只点了一下头:“知道了,回去吧。”

那行人却犹豫了一下:“殿下,微臣要将您的回信带回行宫,呈给陛下。”

太子“嗯”了一声:“本宫这就写回信,劳烦行人到殿外稍待。”他说完,叫了一个内侍进来,吩咐他将那位送信的行人带下去喝茶。

九公主早就按捺不住地想要去拆看皇帝的亲笔信,太子这段时间的确是一改往日微小谨慎的作风,大刀阔斧到让她害怕,皇帝又向来多疑,他这样大的动作,不可能让皇帝安心。

太子看到她迫切的表情,笑了笑,直接将手里的信封递给她,还与李劭卿玩笑道:“九娘从小到大都是一副急脾气。”

九公主顾不上管他,急匆匆地展开信纸,快速浏览了一遍:“父皇让你罢免陈科,并问你在京中大动干戈,目的何在。”

太子点了一下头:“知道了。”他说着,又看向李劭卿:“你这个禁卫统领,做的还算顺手?”

李劭卿道:“托殿下鸿福,很好,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太子道:“他没了锦衣卫,所能依靠的就只有禁卫军了。”

九公主插口道:“你打算如何给父皇回信?”

太子转向她,微微一笑:“不重要,因为我的回信必然不会送到父皇手中。”

九公主诧异道:“为何?”

太子向着宫门抬了抬下巴:“连长清子都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横死,这封信怎么可能安然无恙。”

她还想再问什么,却被李劭卿打断:“公主殿下,临近午时,您去陪贵妃娘娘用膳吧。”

九公主愣了一下,又看了一眼李劭卿肃穆的表情,忽然明白他的意思——皇权更迭的事情,的确不适合她一届公主参与其中。

她于是顺从地起身,向太子欠身告退。

太子微笑着目送她离开,对李劭卿道:“她倒是能听得进你的话。”

“公主殿下是个聪明人,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话该听,”李劭卿顿了一下,又道:“您打算何时将禁卫送到陛下身边?”

太子伸手掂起桌上羊毫,铺开了一张宣纸:“这封信送出去之后。”

他在写完那封信的当天,向五城兵马司下了命令,说是新年将近,要兵马司严加注意维护都城安定,尤其是各个城门,一定要严防死守,对进出之人仔细盘查。这番看似正常的举动在第一时间被曹德彰告诉皇帝知晓,太子的意图似乎已经真相大白。

李劭卿终于收到了皇帝的密旨,令他带禁卫速速前往骊山行宫护驾。曹德彰只比他晚一点得到这个消息,在曹府中笑眯了眼睛,对蔺既明道:“还不够,还要再添一把火。”

“他想逼我出兵造反,或者是在父皇眼中,营造出一个我已造反的假象,”太子听完了曹德彰“那把火”的计划,道:“就照他说的做吧,把这个传言放出去。”

蔺既明担忧道:“殿下先前不是计划借陛下之手除掉他吗?倘若真的遂了他的愿,只怕陛下心中……”

太子笑了一下,仅仅是一个笑得动作,没有任何实意:“我先前觉得,只要能除掉他,不管是用什么理由都无所谓,但是长清子被暗杀后我忽然后悔先前的决定,我要让他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用他犯的那些罪来定他的刑法。”

蔺既明道:“殿下可还记得茅绍均的那封《六罪疏》?”

太子道:“一刻都不曾忘记。”

蔺既明道:“那六个罪名,无一不是通敌窃国的重罪,而且每一条都又足够的真实证据,但当时您并没有将那封折子递上去。”

太子点了点头:“因为当时觉得,父皇并不一定会相信那些证据。”

蔺既明道:“现在呢?”

太子转过脸来看着他:“现在依然不会相信,但是……也不需要他相信。”

“我只需要以他的名义,发一道圣旨,由他来为曹德彰的罪名判刑。”(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龙王殿 我的父亲叫灭霸 贴身狂少 赘婿当道 修罗武神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乡野小神医 逆天邪神 大叔,不可以 魔天
相关阅读
纸婚厚爱,首席的秘密情人书童窗外王者英雄烟锁重楼主母不当家棺人,别闹医神之无敌纵横女总裁的全能高手我七岁就成了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