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雕刻梦想(Part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前有次跟长春的金仁顺老师聊天,虽然金老师每次都纠正我不用叫老师。她年纪不大,而且相貌出众气质非凡,作品不用说,是当年70后的四美少女作家之一。跟金老师聊到第一个问题时,金老师就以“我们假设这个命题成立”开始。这是一种纯然的理性逻辑,也是种谦逊的人生态度。似乎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就是具有这种全身而退的姿态,正应了道家朴素的自然哲学法:功成身退。魏师傅的第一句话亦如此。不管之前怎么描述自己有过的辉煌,做下的成就,炫耀自己的阅历,但仅仅是这一句话,就将之前的高姿态统统化为乌有。就像是一个一脸学究气的文人在你面前高谈阔论,最后带着顽皮的会心一笑说:Just for fun!恐怕这就是魏师傅几十年来,做人总结的第一经验。即便站在人生的顶峰,也不忘自己是个纯粹的自然人。用魏师傅的话说就是:说多了没用,都是闲扯淡!喝酒!

魏师傅说自己好赌,于是说到什么较劲儿的话,魏师傅都是问敢不敢赌。魏师傅说,人生就是赌。这句话听起来很滥俗,他讲起来却津津乐道。的确每个人都在赌,五块钱斗地主叫赌,用积蓄买彩票叫赌,用青春做茧等未来也是赌,但那就好像是腰缠万贯的人拿出一半资产做风险投资,赚了算命好,赔了也照样活得不赖。而魏师傅的赌是倾家荡产的赌,是以人生为筹码在下注。这才叫赌,或者说人生就是赌。这就是为什么他觉得钱生钱不算本事,真本事是空手生钱。而行将就木之时,魏师傅依然在赌,现在他赌的是一瓶酒,而且无论多大的赌都只是这一瓶酒,不管是克罗纳还是青岛干皮。俨然得道成仙的范儿,不过这仙却是酒仙而已。

送走了魏师傅已经是深夜一点。聊天的时候,脑中的灵感就渐渐清晰。灵感就像是一道脑筋急转弯,可能很简单,但是想得越久就越得不到答案。解开答案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说得文艺腔些,就是我们的思维都是语言逻辑决定的,形成不了语言的感觉可能积蓄在心无法释怀,更可能因为不能被描述或者被自我认知,而被忽略。这就是“当局者迷”、“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道理;也是佛语里的“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象无形”;同样是读完博尔赫斯的宇宙后惊叹自己的想法与其如此类似,但是不经过他的描述却无法表达的原因;更可以解释为什么每个哲学家都努力扮演“真理传话筒”的角色。

总之,魏师傅的话让我对这篇散文和长篇都有了清晰的轮廓。本来打算写个“严肃”的题材,反应当下年轻人的青春期忧郁是怎么被社会强化和扭曲而形成抑郁症,甚至终身药物依赖的。但这就像之前胡老大说的,并不是我所想象的严肃劲儿就叫文学。

每个人都有同样伟大的理想,只是看你的落脚点在哪,你去怎样规划你的梦想。但之前更重要的是,认清你的梦想。这梦想是否会被别的东西蒙蔽。梦想就像是一块由你自己精挑细选的碧玉,你需要一个宏伟的构图,一个艺术品的蓝本;你还需要用耐心和等同于生命的时间来雕琢和描绘,最终才能成为一个人一生成就的精美的艺术品。但这所有的前提是,你确定这就是你选好的材料,它是一块碧玉,而不是雕琢之后才发现仅仅是个根雕而已。

我跟小刀一路上就在聊魏师傅眼中小刀的伟大理想。魏师傅的世界观是钱来衡量的,小刀的世界观仅仅是把钱当成一般等价物来对比,我则说世界观里干脆别有钱,虽然这么说肯定心虚,就像狐狸说葡萄是酸的。路上的时候,小刀说让自己难受的是要把兴趣用来谋生。

后来这个话题一直讨论到黎明——爱好得以谋生是否是卑贱的。这个过程中演化出来的问题有:用爱好来谋生和爱好足以谋生的区别;高贵和卑贱的区别;词汇使用权限对价值的高低评估……最后演变出一些很奇怪的问题,譬如苹果和梨怎么等价。我庆幸还好没讨论到昨天晚上的“勾股定理如何证明”和“苹果是什么”的问题,否则一天一宿又不用睡了。最后我们发现只要达成一个共识一切就都解决了:我喜欢苹果他喜欢梨,反之也成立。于是我们就各自怀揣梦想向周公所要去了。

有趣的是,第二天我们发现窗口的载物架上有一只猫。或许它也喜欢听类似的讨论,或者只有它愿意听我们的讨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贴身狂少 乡野小神医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魔天 修罗武神 大叔,不可以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相关阅读
奇迹的召唤师遍地都是技能树重生支配者明日传奇国民的岳父纵横DNF一萌得千宠一世倾城官路崎岖破窍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