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1章 唐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家的家宴依然是老传统, 男女不同席。

男子们的宴席摆在正间, 连小宪和小骞这两个小孩子也被祖父提名上席了。

唐家的女人多, 分了两桌。长辈们的宴席设在东次间, 笑笑和姐妹们再加上宸大嫂子, 都聚在西次间。

或许, 只有老太爷这位唐家绝对的男主人回来,这顿饭才能称之为一顿真正意义的家宴。

满满当当的三桌宴席, 昭示着唐家的人丁兴旺。唐家的男人们很少行酒令, 酒桌上谈论更多的是生意经, 但这类话题仿佛更助酒兴似的——唐家的男子都擅酒。

听着隔壁男人们在酒桌前高谈阔论, 女孩子这一桌的气氛也受其感染, 一小坛子荔枝酒已经下去大半。

“每回吃双套鸭, 我都觉得古怪。”连一向沉默的三姑娘舒颜都发言了。

“板鸭的瘦与家鸭的肥,倒是相得益彰, ”坐在一旁的笑笑反而吃得有滋有味, 一点儿不介意一只肥美的家鸭里面再套上一只板鸭这件细思极恐的烹饪手法——两只鸭子俱都拆了骨,一起蒸至酥烂,肥瘦得宜,互相入味。

“肥鸭肚子里再填进一只板鸭, 让人不敢入口。”舒颜一笑,抿一口甜甜的荔枝酒。

笑笑极少见舒颜如此开心, 不由想起祖父资助舒颜出诗集的事情,想来祖父对这位庶出的孙女儿是格外赏识的,舒颜怕是也一直盼着祖父早日回京吧。

“三姐姐若是不吃套起来的菜, 这道肚包鸡怕也吃不下去吧?”莞尔从肚包鸡的汤盆里舀了一勺子鲜汤喝。

今日宴席的坐次并没有严格按照长幼顺序来坐,因此,笑笑的左手边坐着舒颜,右手边坐着莞尔,莫非这两位才是自家姐妹里与自己最亲近的?笑笑不由一想。

舒颜的确是不碰这个菜:“听说五叔最这道肚包鸡。”

莞尔点点头:“我爹尤其吃外头这层的猪肚儿,因为用了胡椒,一点儿都不腥气。里头裹的三黄鸡也是上好的,再配上正宗的绍兴老酒,三姐姐若是不吃肉,可以尝尝鲜汤,里面放了南姜,玉竹,五味子,人参花,算得上药膳了。”

舒颜果然舀了一勺,轻尝一口:“的确鲜美,里面莫不是也有党参?”笑笑看得出,舒颜并不喝此汤,做出此举也是不想驳了莞尔的面子,以前只道这位庶出的三姐姐清高冷淡,不想竟也会这样不着痕迹的捧场,看来情商是极高的。

“的确是有党参的!”莞尔笑道。

“以前只道这菜空有个名头,如今一尝,也是名至实归。”舒颜声音不大,也只周围的一两个人听得见。

“肚包鸡还有什么名头吗?我只知道客家女子坐月子吃这个。”莞尔依然是小孩子脾气,言语上并不讲什么忌讳。

舒颜淡淡一笑:“听说这肚包鸡还有个名字叫做凤凰重生。”

“这个意头好。”莞尔闻言,先赞得一声:“说不定我爹是因为这个凤凰重生的寓意好,才会每次专点这个菜的。”

“祖母特意点了这道菜,是盼着五叔早日回来呢!”笑笑夹了一只金黄的鸽子蛋,放到面前的碟子里:“以前还曾听说有人将煮熟的雪白鸽子蛋灌入鳜鱼腹中,再将鱼身片切为蚌壳状,配以鲜腴笋脯,美其名曰‘老蚌生珠’。”

“这倒是闻所未闻的美食奇谈!”舒颜不禁道。

“老蚌生珠”这道菜笑笑也没吃过,虽然在元龙朝听来新鲜,但放到现代来说也是有年头的美食了——据清人郭敏《瓶湖懋斋记盛》记载,曹雪芹先生与友人聚会时,曾亲自下厨烹饪过这道“老蚌生珠”,当时这道菜便令在座惊奇,传为佳谈。这是乾隆二十三年腊月的事情了,于当今此刻来说,还属于未来。

“明日让厨子试着做一次!”莞尔一乐,又夹了一只板鸭腿:“前儿我还跟祖母说想吃大厨房烧的双套鸭呢,今日有口福了,看来还是祖母疼我。”

坐在对面的展颜听罢一笑:“你这是托四叔的福吧?这道菜是他最吃的呢。”

莞尔倒也不恼,打量着满桌子的佳肴,分析道:“可不是么,这满桌子的菜,全都名花有主了!这道现磨豆腐,祖父最吃!这道海参扒肘子,二伯最吃!还有这道祖母最近格外称颂的马铃薯炖牛肉,二伯母一向喜欢的芙蓉锦汤……”

笑笑也打量了一遍全桌,果然每道菜都特属于唐家的每一位成员,不觉感慨祖母的用心良苦。小心翼翼用箸子夹起自己面前的这道糖醋小排,放在香喷喷的长腰米饭上,泛着排骨香的糖醋汁将米饭粒粒蕴染,心里便涌起一阵温暖——这是自己百吃不厌的一道菜了。

这种时候,相信在坐所有人,都会泛起浓浓的家族归属感——吃,的确是中国人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莞尔好奇地问笑笑:“五姐姐,我找到了三伯母最吃碧螺虾仁,但不知三伯父的菜是哪一道?”

幸而这个难不住笑笑,吩咐丫头将远处那道熏腊兔块盛了一小碟子:“这是家父最吃的熏腊兔块,因是用茶熏的,与咱们惯常吃的松柏和香蒿做的熏肉皆不同。”

莞尔好奇地吃了一口:“这兔肉还真有股子瓜片茶的清香呢!”

笑笑不觉笑道:“七丫头的舌头倒是灵,的确是用六安瓜片熏的。”

唐家一人一道菜,算下来有三十多道,再加上一些点缀的配菜,以及祖母专点的新鲜菜肴,满满当当一桌子都险些摆不下。

嫣然向莞尔道:“你这样埋头傻吃,到了舅母家看你还吃不吃得下。”

莞尔撇撇嘴,声音不大,与嫣然低语了两句。

嫣然蹙眉道:“到时候总得意思意思,动两筷子。”

笑笑听见了,便低声问得一句:“你们今日还要去你舅舅家么?”

莞尔道:“今日恰巧是我舅舅的生辰,又是四十的整寿,早准备好了要大办呢。”

笑笑了然,难怪今日见到五婶婶,总觉得她有些心不在焉的,换作往日这种场面,她是很能说两句热闹话的。原来今日是她哥哥的生日,想来是早已定好了要过去祝寿的,谁知道,祖父偏偏在今日回来了——相比家里的老太爷,自己娘家的哥哥自然要排在后头了。

关于西饼店的事情,五太太已经完全按照笑笑的建议进行了店铺装修,前几日开张,因为推出了市面上没出现过的口感酥软的曲奇饼干,所以备受好评,店铺门前常常排着长龙。

——原以为五太太已经想通了,没想到面对娘家的事还是看不开,娘家嫂子丝毫不为她做打算,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处拆她的台。五房的日子在整个唐家最是捉襟见肘,五爷人还在朝鲜没有回来,她却仍在暗暗接济娘家,前阵子还要在自己的点心铺子里设一个专卖丰糕的小柜台,被老太太狠狠瞪了一眼之后,没敢再提了。

如今却还是拎不清——公爹老太爷回京,这对唐家来说是最大的喜事儿了,她却不言不语的,与往日的热闹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太爷不知内情,还安慰她说‘老五快回来了,很快能全家团聚’,她听了这话,也只是沉默点头。笑笑还当她真的是在担心五叔,如今才知道,竟是在担心不能参加哥哥的寿宴!说不定之前跟老太太提了提,被老太太毅然驳了,情绪一时稳定不下来……笑笑真恨不得扇这种人一巴掌,简直分不清哪头炕凉哪头炕热!

“该咱们姐妹去给长辈敬酒了!”欢颜起了个头,率先端杯站起来。——按理说这些事儿该由宸大嫂子张罗的,谁知金宝娣那般热闹,早坐到祖母那一桌去了。

笑笑没想到古代的唐家也有敬酒这规矩,以为姑娘们免了这一套俗礼了呢。舒颜低声对笑笑道:“咱们这些做姑娘的只需对祖父祖母,以及刚刚回京的三叔敬酒便可。”

笑笑点点头,低声道:“咱们家的规矩的确简明。”

“老太太向来不那些虚套子。”舒颜道。

几个娇滴滴的孙女儿端着杯子去给祖父敬酒,老太爷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特意看了看笑笑这个多年未见的孙女儿,给出一句评语:“长得像起帆!”

笑笑甜甜一笑:“人家都说孙女儿长得像祖母呢!”

想起曾经的爷爷,经常拿出年轻时候的相片给笑笑看,古老的黑白相片,对比度很强,图像的光影黑白分明,人物也显得格外漂亮——相片上的人,与笑笑很像,却又不像。旧时代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格外积极认真,或许去照相馆拍照是件难得的事,所以倍加珍惜,举手投足都是经典,每一个眼神都是永恒。

老太爷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酷似妻子的孙女儿,做了个压低声音的神态,但所说的话,却令在座的人都能听到:“你祖母小的时候,喝酒都是用碗的。”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也有说老太太巾帼不让须眉的,也有起哄让姐妹们都换成酒碗的……

笑笑用碗喝酒却也不难,古代的酒度数并不大,但一时却不知怎样才能巧妙地接下祖父这句话。

起帆挨着老太爷坐,不觉笑道:“黄金唐家的孙女儿喝酒,该用金子打的碗才是,你们几个还不快求着老太爷给你们打几个金饭碗呢!”

一句话把个热山芋又丢回给老太爷,在座两个小孙子也跟着起哄要金饭碗。

“祖父早赏了我们金饭碗呢,”笑笑一笑,“既给了我们银票,又在生意上给我们把关,这岂不是个最大的金饭碗么!”

老太爷笑着喝尽杯中酒:“这孩子果然像起帆。”(83中文 .8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大叔,不可以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赘婿当道 魔天 乡野小神医 龙王殿 逆天邪神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贴身狂少
相关阅读
荣华记当反派捡到剧本后快穿之反派要洗白第101次重生末世者的古代生活替身天后受害人总来找我宠妃养成实录他从火光中走来那个女配总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