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5章:审问(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几近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俘获匪首方腊的消息更是令乐天睡意全无。

中军大帐,一位须发半白半黑的老者身缚锁链硊于地上,乐天坐在案前细细的审视着这名老者,眼神中充斥着感兴趣的神色。在乐天的面前硊着的正是搅闹的东南不得安宁,令徽宗赵佶寝食不安大名鼎鼎自称为圣公的方腊。

听闻捉住了方腊,王禀、杨惟忠、刘稹等人也过来围观,但对之前辛兴宗抢功之事只字不提;辛兴宗是刘延庆的属下,刘延庆是西军中与童贯最亲近的将领,而乐天是得宠的天子帝婿,更是郓王亲信,外带着与西军几位大帅关系也很好,神仙打仗的事能躲就躲了。

这不是乐天第一次看到方腊了,上一次见到方腊是一个半月前在杭州余杭门外,只是距离皆在一箭以外,二人皆看不清彼此容貌。

虽然神色形态略显狼狈,这方腊倒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姿态,更有似得道高人模样。但看在乐天的眼中,这方腊只是个装神弄鬼的神棍,倒不是乐天对方腊有什么偏见,只是因为在汴都那些被赵佶封为金羽门客的道士们,大多都是这个姿态模样。

方腊是依靠摩尼教起家的,不学些装神弄鬼的本事,还真发展不出来教众,所以不装扮出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真还让人不能信服。

按:关于方腊的年纪史书中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是出生于一零四八年,北宋仁宗庆历八年与宋神宗是一个年代的人物;另一种说法是出生于一零七八年,北宋仁宗元丰年元年。

很多人偏向于第一种说法,理由有二:一,方腊是为摩尼教二十五代教主,若生于元丰元年,哲宗绍圣三年即一零九六年,年仅十八岁的方腊绝对是没有资格成为摩尼教主的,(PS:方腊可没有小说里张无忌的本事);其二,方腊占据杭州既没有称帝也没有称王,而是自称为“圣公”,从中可见方腊年纪着实不小,年纪绝不会仅在四十余岁,显然出生于仁宗年间更为靠谱些。

审视良久,乐天方才开口:“硊下何人?”

硊于地上的方腊并不回话。

见方腊不语,屠四在旁哼道:“我家侯爷问你姓字名谁?哪里人氏?”

方腊依旧不语,更是将眼睛微闭了起来。

见状,屠四正待喝骂,乐天摆了摆手,审视着方腊开口道:“能于半年之内,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自称‘圣公’,立年号‘永乐’,这方腊也算是一代豪杰了,莫要*于他。”

听乐天之言,方腊攸然睁开双眼,面容间现出一抹傲色,傲然道:“既然知道方某的名号,那便让你们这里职位最高的人物唤出来与方某说话,莫只派个后生来折辱于方某!”

闻言,帅帐内一众将领哑然失笑。

杨惟忠与乐天较熟,笑道:“方腊,你败的不冤不亏,乐侯爷曾率我等攻下兴庆府,俘获西夏皇帝,你学的乐侯爷没资格审问于你么?”

杨惟忠话音落下,众将立时哄笑。

乐天直视着方腊,淡然说道:“方腊,又名方十三,歙州人氏,后迁至睦州清溪万年乡堨村,于绍圣三年接会摩尼教主,家中有漆园,却屡屡扮做帮公混迹于各处漆园中做工,并于暗中传播摩尼教,并以摩尼教为纽带,将信徒聚集在一起图谋举事,乐某说的没错罢?”

“乐侯爷灭夏,实为我辈尊重!”眼前之人便是乐天,方腊眼中现出惊愕之色。

目光在乐天的眼中停留了片刻,方腊傲然道:“但方某若信陈箍桶之言,定都杭州之后不是只想一心向南,而是攻占徽州、睦州后实行亲民之举,收拢人心,树立军威,然后直取京城。如果不能立大一统之帝国,那也能列土封疆。若如此,乐侯爷怕是未必能胜的这般容易!”

帐中杨惟忠、刘稹、王禀皆是深懂用兵之道之人,若是没有后来的靖康之变的折损,这几人可以视为接替种师道、刘法、刘仲武等人成为下一代西军的主要将领,听闻方腊所言的战略构想之后,吓出一身冷汗,朝廷于汴都以南至江南皆没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下,真有可能实现。

乐天一笑:“陈箍桶说的不错,可惜历史从来不会重来,更没有如果二字!”

对于这一点,方腊也不能否认,“败军之帅,不足言勇!”

乐天吩咐手下人:“搬来个胡凳椅子,让方教主坐下说话。”

有士卒搬来个胡凳与方腊,方腊口中也未称谢,大咧咧的坐了上去,眼睛盯着乐天,眯了眯言道:“乐侯爷是为一代年轻才俊,方腊年迈老朽着实不如……”

不多说什么,为了攻破方腊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乐天将接搬出了大杀器:“二月,天子曾于下诏招安于你,方教主拒绝了圣上的美意,也便将自己的生路撤底堵死了!”

乐天的意思说的很明白,等待方腊只有砍头。

“自起兵造反的那日起,方某便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方腊神色淡然,眼中更是没有丝毫波澜,随即似想起了什么,挑了下眉头望着乐天冷笑道:“乐侯爷,之前方某麾下将士甚众,并不是没有与乐侯爷决一胜负之能,只是乐侯爷四处放出消息扰乱方某麾下军心,使逃散之卒日多,方某才有今日之败。”

对此乐天没有直接做答,只是言道:“兵者,诡道也,凡能用之计,无所不用,用之且巧用之,方为帅者,不能用之,败亦如常!”

方腊哼道:“乐侯爷的意思是,为了达到止的而不择手段是么?”

“自乐某出兵的那一日起,乐某麾下的士卒就从未比方教主麾下的人马多过。”乐天言道,接着徐徐言道:“出汴都时,乐某手中只有五万人马,其间于京东招安宋江得士卒三千,开拨到苏、秀两州,得六千禁、厢杂乱人马,总计近六万。

其间复聚太平州、江宁、润州、湖州、广德军、常州之兵马,计得不到十万各色杂乱人马,若不用计,如何能将方教主迫出杭州,一路追击直到退这帮源,直到为乐某俘获?”

听乐天之言,方腊顾不上愤怒而是后悔,几乎悔的肠子都清,没想到朝廷在金陵一线的防守如此空

虚,当初若听信陈箍桶之言聚麾下全力北攻,纵是不能北攻汴都,至少可以据金陵长江天险以守,与朝廷划江而治。

长长的叹了口气,方腊颓然,乐天说的没错,历史不会从来,更没有如果二字。

就在此时,远处的声音突然噪杂起来,更有拼杀与惨叫声不绝于耳。

“去看看发生了何事?”乐天命道。

不多时,有士卒来报:“侯爷,乱匪余孽听闻匪首方腊被俘,故而来攻,现下被我军打了回去,其间更有战俘闻声配合闹事,更被军中看守士卒杀戮许多,眼下仍未安份。”

听完士卒禀报,乐天将目光投向方腊哼道:“半载以来生灵荼毒,造下许多杀孽,皆汝之错!”

“吾之错?”方腊先中哼道,随即笑了起来:“若不是天子昏庸,朝中尽是奸佞,因花石纲之乱,纵是方某如何花言巧语,也无法使百万百姓追随方某,孰之错一目了然尔!”

不止是乐天,便是王禀、杨惟忠等人也不能否认此事,皆是不能辩驳。

“侯爷,帮源、梓桐大部为我军占据,仍有不少乱匪据险而守继续顽抗。”恰在这时,有士卒又进来禀道。

听那士卒禀报,方腊心中越发兴奋,放肆般的大笑道:“看到了么?这便是民心,纵是方某成了阶下囚,这些人依旧抵抗,主孰之错又岂是可以辩驳的?”

此时,乐天也不能反驳,方腊说的没错,若不是朝廷不仁,纵是摩尼教再四下发展教众,江南百姓又怎么会跟着造反?

乐天命道:“传乐某的命令,有俘虏为首闹事者,只需将其捆缚囚于一处,莫要再行杀戮!”

如何让这些造反的百姓安份下来,是乐天最为头痛的事情。不管将来是凡有靖康之变,两浙皆是自己经营中的重中之中,若造成的杀戮太多,自己如何于两浙立足,这才是乐天最为担心的事情。

方腊被俘,如何让这些百姓不再造反成了乐天眼前急需解决的事情,乐天忽的想起了前世在网上听说过的一句话: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乐天清楚的记得,这是网上说明末张献忠沉银的,如今不妨借来用上一用,或许可以瓦解掉方腊麾下士卒最后的一点战斗力。

看着方腊,乐天露出一抹怪异的微笑,“前几日,乐某从一个俘虏口中听过几句歪诗,是这样念的:‘石门对石屋,银子万万五。有人识的破,买尽杭州府。”

方腊不知乐天所说何意,只是不语。

帐中一众将领将目光投向乐天,眼中瞬间炽热了起来。

乐天看着方腊,继续说道:“那被俘的乱军士卒曾供称,你方教主于桐庐溃退之时,嫌弃打下两浙掠来的金银财宝太过累赘,拖延了行军速度,怕被乐某率军拦下,便将这些金银财宝埋于一处不知名的所在,随后将知晓埋宝地点士卒尽皆坑杀,为防记不住宝藏埋藏之处,你方教主才作出这‘石门对石屋,银子万万五。有人识的破,买尽杭州府。’的说词,是也不是?”

“一派胡言!”方腊怒不可遏。

“乐某倒不这么认为!”乐天看着方腊,继续冷笑着说道:“你方教主带领麾下一路打到杭州,杀戮士绅夺其家产,又镇压官府强占库藏,两浙又是富裕之地,金银财宝不可计数,如今藏在哪里了?”

方腊怒火中烧,但顾及此身为阶下囚,索性闭目不言。

帐中一众将领眼睛睁的溜圆,攻破方腊军也未见到方腊军中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听乐天说的很是有道理,也经的起推敲,心中立时信了七八分。

乐天又是一笑,向黄堪检与屠四二人挤了下眼睛:“去将这歌谣于被俘的乱匪士卒中传扬,并放出话去只要能提供方腊埋银之地,本侯立即赦免与他!”

很快,一众将领又回过味来,方腊人都在这,去找那些乱军士卒有什么用,乐天一向用兵诡谲,眼下放出这个消息,想来又是要有什么图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 乡野小神医 赘婿当道 大叔,不可以 贴身狂少 逆天邪神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我的父亲叫灭霸 龙王殿 魔天
相关阅读
红楼之庶子风流一切从贞子开始大数据修仙平步云霄武道邪神荒火战争重生军嫂初养成娱乐逍遥王私人书馆魔境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