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5章 敲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嗯嗯,懂。”

“那回去吧。”

“徐大哥你送我。”

“……行。”

大蜜蜜还是胆大,敢让他这个亿万富翁送她回家,换做是刘呆呆或者刘天仙,绝对说不出口,只会默默的打车回去。

不过,他还是送大蜜蜜回去了。

但只送到胡同口。

他可不想和大蜜蜜的家人再打交道。

反正再过两年,大蜜蜜自个儿就不听她家人的话了。

这女孩,性子就是这么野,从小就是。

送大蜜蜜回去。

徐杨想了想,对谭敏道:“回四合院。”

谭敏眼睛一亮:“住一晚上吗?”

“找贾总谈点事儿。”

“安排大蜜蜜?”

徐杨轻笑一声,“我说小敏啊,新司机什么时候到?”

谭敏一惊:“老板,正在面试中……”

“赶紧的,你也好早点升级做我的秘书,这样,你就能正大光明的参与我的工作安排和讨论了。”

徐杨说的很轻松,内容也很友好。

但正在开车的谭敏却差点一脚刹车踩下去。

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这是老板对她不满意了,嫌弃她管的太多,问的太多,别说她现在只是个司机,就算是秘书,有些事情也是不能过问的,毕竟助理也好,秘书也罢,只是协助处理工作,具体的工作安排和讨论根本轮不到她,刚才这番话,就是警告。

所以,谭敏立刻道歉,“对不起,我,我越职了。”

徐杨再笑。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

虽然需要时不时的敲打一番,但这就是当老板的爽点所在啊,单纯的为了赚钱,做个投资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老板,当董事长,就是要享受这种大权在握且可以参与具体工作的体验。

属下太聪明?

无所谓,甚至越聪明越好。

再聪明还不是要给他工作?还不是要接受他的调遣和安排?还不是要被他训斥和指点?

当然,他没那种病态的心理和嗜好。

但这种成就感,还是有的,这是人之共情。

而且身为老板,对喜欢耍小聪明的员工,确实需要敲打,否则,后果很严重,轻则管理秩序混乱,重则出现贪污等情况。

尤其是谭敏这种和他这个老板的距离非常近的员工,更不能耍小聪明,否则他一不小心就可能在决策层面犯错误,从而把整个公司带偏。

所以,看到谭敏的反应,他很满意。

他从来不怕员工聪明,在聪明都没事儿,怕的是那种聪明有野心却没有自知之明的员工。

也不是怕驾驭不了对方,而是怕对方会胡搞乱搞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当然,适当的安抚也是必要的。

毕竟,他还是比较看好谭敏的,感觉这女人再历练个三五年,就能拉出去独当一面。

所以,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懂这句话的意思不?”

谭敏想了想,“似懂非懂。”

“说说你的理解。”

“身为员工,可以观察了解非本职工作,甚至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但绝对不能胡乱插手,更不能影响到非本职工作的运作。”

“能明白这点就好。”

徐杨点头。

谭敏能说出这个关键点,就很好了。

这句话经常被当做“休管他人瓦上霜”,就是不要多管闲事儿的意思。

但在职场工作中肯定不能这么干,尤其是当你还想更进一步的时候,这种心态绝对不能有。

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这辈子基本上就到头了。

可是在职场中同样不能多管闲事儿。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不。

这才是衡量一个人的阅历、情商、智商、为人处世水平的关键。

关键就在于,如何在复杂的职场关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找到一个能积累更多工作经验并且展示自己能力但又不会因为多管闲事儿而让人反感的度。

谭敏能说出这么一番话,足以证明她的潜力。

以至于徐杨都有些犹豫了,犹豫着要不要现在就把谭敏放出去。

早点历练,早点成才。

这对急需高级管理人才的羚羊科技而言,非常重要。

就算羚羊科技用不上,也还有其他产业在嗷嗷待哺,他心里头多的是赚钱的产业等着人去做呢。

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因为谭敏跟他的时间还是有点短,现在放出去,怕是会鸡飞蛋打,这女人聪明有心计也有野心,还愿意学习新东西,并且足够努力,在养不熟的时候就放出去,再想收回来就很难了。

只有在身边多养一段时间,养熟了之后再放出去,竹篮打水的概率就要低一些。

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相处时间越长,情感纽带就越牢固。

养只小狗都会养出感情。

何况人。

回到久违的四合院。

徐杨在房间里转了转,很满意。

因为都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原本没怎么打扫过的地方都整理的井井有条,很明显是谭敏和贾玉玲的功劳,尤其是谭敏,这女人搞内务可是一把好手,从部队里带出来的好习惯。

贾玉玲没在,打电话问过,要等晚上九点多才能回来,因为有演出。

现在的大碗娱乐还是一个空壳子,签下来的刘呆呆、刘天仙也都是学生,短时间内都不需要公司参与她们的工作,贾玉玲本人也还没有熟悉公司老板这个角色,依然在串场子说相声,跟之前没什么区别,只是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从地下室搬到了四合院,钱包也鼓囊了许多。

贾玉玲手里的钱其实不算多,徐杨投的那么多钱,是公款,不能挪用,挪用就违法。

但贾玉玲不只是公司小股东,更担任着总经理一职,是有正儿八经的工资收入的,虽然只有三千多块,可在03年的首都,也足够贾玉玲活的相当舒坦,何况还省了房租这个大支出。

所以,贾玉玲虽然依然在天天串场子找活儿,但心态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串场子的时候以锻炼能力为主要目的,顺带认识更多的同行,最后再踅摸可以签约到自家公司发展的艺人。

也因此,贾玉玲已经开始有目的的往娱乐圈发展,要不是徐杨定下了搞舞台剧的大战略,她早就直接杀进娱乐圈了。

晚饭是徐杨和谭敏一块动手的。

论厨艺,谭敏完全不是对手,做出来的饭菜仅限于能填饱肚子,色香味形什么的就没讲究了。

贾玉玲回来,看到的是一桌子好菜,夸张的瞪大眼睛:“老板,这是有什么喜事儿要跟我分享?”

徐杨点头,“又找到一个灵气十足的好苗子,不过暂时签不下起来,先挂着个名,改天给你介绍一下,熟悉熟悉,以后还要你盯着她学习和训练,那姑娘可不是个自律的。”

“那感情好,往那方面发展的?”

“影视这块吧,不过颜值也高,是个天生混娱乐圈的料子,可以一边锻炼演技一边当明星赚钱。”

这年头,演员和明星的区别还没那么大。

但说出来也能理解。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中,演员就是专职演戏。

而明星,除了演戏外还要频繁走秀、拍广告等等。

所以贾玉玲一下就明白了,“意思是,咱们大碗娱乐未来的几年里,就要靠那位养着了?”

“差不多,”徐杨点头。

大蜜蜜是个不安分的人,真要摁着她,让她沉积好几年去积累阅历和演技,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与其压着她,不如主动点,也弄个双轨发展,一边锻炼一边赚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反正他对大蜜蜜的期待并不是很高,只要演技能比重生前好一些就行,再少拍点烂片,就达到了目的。

也因此,贾玉玲说未来几年内,公司要靠大蜜蜜养着,确实在理。

刘天仙那边虽然也能拿到分成,但分成比例不高,再交税后,收入不会太高。

刘呆呆更是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所以,没有意外的话,主要进项还真就是大蜜蜜了。

当然,那也是至少三四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大蜜蜜还在读高中,更还是李多红的人,指望不上。

好吧,其实只是个玩笑。

徐杨要进军娱乐圈,肯定不会指着大蜜蜜一个人,甚至不会单纯的指着某一两个明星,娱乐圈里的资本运作才是盈利的大头。

投资好的影视剧,投资有潜力的影视公司,投资院线,投资影视城,投资特效公司,投资动画制作公司,甚至投资小说、漫画等IP内容制作公司,这才是最赚钱的地方。

单纯的从明星身上抽成,那才赚几个钱?

徐杨把大蜜蜜的情况简单讲了一遍。

贾玉玲想了想,“咱们公司也要走双轨制?一边发展线下的舞台剧,一边发展艺人经纪和影视制作这块?”

徐杨打了个响指,“聪明,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确实聪明。

他只是简单讲了一下对大蜜蜜的规划,就能想到公司的发展线路,确实聪明。

至少说明贾玉玲还是很有商业嗅觉的,也懂一些娱乐公司的运作规则。

但贾玉玲白净的脸上却浮起一个大大的“愁”字,“老板,想法很好,可,我这能力怕是不够,连线下舞台剧这块都没入门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我的父亲叫灭霸 修罗武神 贴身狂少 大叔,不可以 魔天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逆天邪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乡野小神医
相关阅读
高山果园我笔下的女主角们活了红楼:我是世袭罔替的冠军侯阳神冠军侯反派疯起来连自己的白月光都不要了这个魔门混不下去了最后一个唐朝皇帝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我只是只路过的吸血鬼一觉醒来我成了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