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得不偿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经过了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试验和研讨,最终大家确定了一条最佳的编织方案。

经过了原材料挑选、杀青(烘干)、编制和反复三次的桐油浸泡和晾干后,500年后才出现在历史演义小说里的秘密战争武器藤甲终于横空出世了!

使用油来浸泡藤牌是为了使藤牌更加坚韧耐用,同时不易受到腐蚀。至于为什么要选择使用桐油浸泡,这也是经过多次试验才明确下来的方案。经过数次试验,大国师陆贾发现使用别的油浸泡都效果一般,唯独使用桐油浸泡不仅大大地增强了其抗腐蚀性,而且令人惊奇地是,经过桐油浸泡的藤牌,其硬度和韧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那为什么要反复浸泡、晾干达三次之多呢?经过反复试验,大国师陆贾发现只有进行多达三次的桐油浸泡和晾干,桐油分子才能彻底进入藤牌内,改变藤牌的物理性能——这在现代物理学上被叫做分子的扩散作用。

看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啊!

那可能有的亲们要发问了:再多用桐油浸泡、晾晒几道,岂不是效果更好?

这就是异想天开了。

经过大量的试验大国师陆贾发现,三次的桐油浸泡和晾晒可以使藤牌的性能得到质的提高,然而再进行桐油浸泡和晾晒藤牌的性能却几乎毫无变化了——换句话说,那样做只会徒增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得不偿失。

藤牌的研制成功的确大大增强了汉军的战斗力,要知道藤牌重量很轻,而且坚韧度和青铜盾牌相比又不在话下,而且这玩意密度比水还小,将士们完全可以抱着藤牌很方便地进行武装泅渡。

可能有的亲们又要问了:既然藤牌这玩意儿如此之牛,为什么将士们的盔甲们不也设计成藤盔藤甲?

大国师陆贾在这一点上头脑是及其清楚的。他深知反复浸泡桐油后的藤牌什么都好,就是怕火:因为饱蘸了桐油,那真是碰到火星子就着!

大国师陆贾同志的脑海中时不时就浮现出《三国演义》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中所出现的蛮王孟获所率领的三千藤甲兵们最终被诸葛军师看出了破绽,吸引至山谷里一把火烧得个全军覆没那惨不忍睹的场景!

因此,只能制作藤牌,而不能制作藤盔藤甲。藤牌毕竟是执在手上的,万一着火了可以及时扔弃了事;而穿戴在身上、头上的藤盔藤甲一旦着火可就相当的麻烦和危险!

在这方面大国师陆贾的确是考虑得十分周密,而且极为谨慎!

他深知战争是最为残酷无情的,必须要在事先把准备工作做足,而且要考虑到种种突发事件和最坏的情况。虽然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但要无限接近于万无一失!

这是大国师陆贾坚定的决心和目标。

然而汉军将领之间却又不同的意见。以镇军将军曹参为首的一派对大国师陆贾的改良很是支持和赞同;而以骠骑将军樊哙为首的一伙将校则很是不以为然。

他们甚至认为战争就是简单和野蛮的搏命、厮杀,穿盔戴甲已经足够了,而拿着藤牌则有些碍事;更有甚者甚至认为打仗时应该不那藤牌也不穿戴任何盔甲,赤膊上阵,首先靠气势来震慑敌人!

大国师陆贾真是感到又好气又好像。他本来准备说难道你们以为自己是义和团的神汉刀枪不入吗?但立即就悟到义和团运动可是2000多后才发生的事,跟他们说也是对牛弹琴,说也不说。

想了想,大国师陆贾还是耐心反驳道:

诸位都是久历厮杀之人,大家都请静下心来想想:诚然交战时士气和气势很是重要,但这不是决定因素。古语说‘刀矢无眼’,因此战场防护还是很重要的!大家千万不要只重视进攻而轻视防御,只重视兵器而轻视防具!有人认为穿盔戴甲防御已经足够,鄙人认为还远远不够!诸将可以试想一下:盔甲防护得再好,双目总防御不了吧?而藤牌却可以!盔甲防御起滚木、礌石等钝器袭击时效果很差,而藤牌的效果却很好!

如此一解释,大家一想有理,都很是心悦诚服。但是骠骑将军大黑脸樊哙同志却眉头紧锁,提出了异议:

大国师,想必您也清楚,末将率领的部队都是骑兵,骑兵都使用长戟或长槊,使用时得双手执掌兵器,怎么好使用藤牌呢?

这个问题还真把大国师陆贾给问住了。他凝眉思索了半天,缓缓道:

骠骑将军所言有理,骑兵部队可以不配发藤牌!

大国师陆贾还了解到:由于铁矿石的熔点较铜矿石高,因此在铸造过程中炉温很不容易控制,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冶炼出来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当时多使用木柴和稻草来作为燃料,炉温是很难很高的!

大国师陆贾为此苦苦思索,几经试验,最终确定:从现在起,所有的炼钢、制铁作坊全部以焦炭作为燃料!

单位质量焦炭的燃烧值相对于木柴或稻草来说都大得多,而且燃烧起来也更加稳定,在那个时代来说,的确是炼钢制铁的最佳燃料选择。

武器都改良、升级到3.0阶段了(在沛县驻扎时已经把武器都升级了一次),大国师陆贾又在考虑如何升级汉军的战术了。

在沛县时的战术改革是确立了骑兵和弓弩的绝对地位:战役发起后先是一阵箭风矢雨,待地方晕头转向之际铁骑迅速冲敌人中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敌方首脑的所在部队)进行冲锋,冲锋的过程中保持着不间断的放箭;在骑兵对敌方中军进行冲击的同时步兵也同时从两翼进行迂回包抄,将敌军迅速合围,包抄的同时也要保持不间断的放箭。

当然了,在这种战斗中将士们是要事先丢弃盾牌的,因为他们基本上都使用着诸如长戟、长戈、长矛、长槊之类的长兵器,得双手持握,因此带上盾牌显然不现实。

但是这套战术战法很快也暴露了其弊端:首先这套战法对箭矢的需要量极大,而箭矢就如同现代战争的子弹属于消耗品;要知道秦末时期的生产力还极其低下,制作箭矢的难度系数不亚于现在的生产*;因此后勤保障压力极大,战役中经常发生箭矢不足或箭矢告罄的尴尬局面。

而且这套战法过于依赖骑兵,骑兵被当成撒手锏和破城槌来使用,如同现代战争中的装甲部队;但实际情况是华夏多山地,现代初中的地理教材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七分山地两分平原一分湖泊嘛。正因为如此所以战斗也往往发生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上,而在山区骑兵就基本上成了摆设。

原因很简单:战马行动困难。

这和现代战争中装甲军团在山地的遭遇如出一辙。

因此大国师陆贾决心再次对战术战法进行革新。首先必须得削弱骑兵在战斗中的作用,提高步兵的地位;其次必须减少对箭矢的过度依赖!

大国师陆贾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逻辑十分分明的人——因为他是从20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穿越而去的现代人,虽然他学的是文科,但还是具有现代人条理分明的逻辑思维。

这是绝大部分秦末时期的民众所不能比拟的。

现在目标有了,但是该如何革新呢?这可是个大难题。

大国师陆贾为此茶饭不思,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突然脑海里灵光一现:

明朝时的战神戚继光同志不是创造了一个什么……什么鸳鸯阵嘛!

大国师陆贾同志还依稀记得该阵法是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好像是十三名战斗成员,武器五花八门,什么狼宪(一种既像狼牙棒又像扫帚的竹制古怪兵器)、标枪、朴刀、长枪之类,尽是些DIY的特战装备。

大国师陆贾知道这些装备和阵法是用来对待天杀的倭寇的,而且是用来装备步兵;要知道戚继光的部队里是没有骑兵的,这倒不是因为其不善使用骑兵(剿灭倭寇后他又被调至塞北长城防线抗击蒙古铁骑的入侵,同样打得很是漂亮),而是因为倭寇主要出没在浙江和福建的沿海地带,那是都是湿地、沼泽、滩涂和水田,使用起骑兵来简直就是找死。

现在大国师陆贾正好要让步兵兄弟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戚继光同志的鸳鸯阵不正是上天恩赐的绝妙礼物嘛!

大国师陆贾激动得都快站不稳了,赶忙找到了镇军将军曹参同志来一起研究革新方案。

问什么要找他呢?因为他主要统率汉军中的步兵。

大国师陆贾现在才发现自己以往太轻视步兵兄弟了,要知道现在七万汉军中有六万都是步兵;骑兵在这种战乱年代尤其不好发展,因为它的后勤供应和保障太复杂,也太昂贵。

打仗嘛,首先打的是后勤供应。这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想到这里,大国师陆贾同志赶忙向镇军将军曹参同志拱手请罪:以前我不太重视步兵的作用,冷落你们了,多有得罪啊!

哪里哪里!卑职愿与大国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把这次整军搞好、搞成功!

两人顿时成为了基友,开始同食同寝,昼夜不停地研究新的战法。

研究来研究去,大家发现戚继光同志的鸳鸯阵还是很行之有效的,只是其中的某些细节值得商榷。

例如鸳鸯阵中的那两位神勇的标枪兵同志,除了手中的一杆标枪外就赤手空拳了;大国师陆贾和镇军将军曹参经过缜密研究和实地测试后感到大为不妥,终于将其改成两名连弩兵,并且配备了五尺铁剑来进行自卫。

朴刀兵自然被更换成铁剑兵,原因很简单:在秦末时期那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朴刀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长枪兵被更换成长矛兵,原因也很简单:在当时,长枪还生产不出来。

但是最为稀奇古怪的狼宪兵却被保留了下来,而且武器也没更换——还是竹制的狼宪,狼牙棒和扫帚的混合体!(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龙王殿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乡野小神医 赘婿当道 大叔,不可以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魔天 贴身狂少 修罗武神
相关阅读
网游之枪手传说网游之枪指苍天人在漫威,系统打工人星游远征死亡远征兵此生应无憾狐图最拽高一生圣女不成妃玄幻:开局和圣女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