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罄冉走下台阶,刚说到此,却有一官员冷哼一声:“古制如此,定有其道理,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定是治国之大法,岂能随意更改?!”

罄冉失笑摇头:“治国之道,岂可拘泥于规矩。规矩囿人,不足取之。古往今来皆如此,并不代表它便是最好的。举荐取士上下八百余年,虽是为国家采录了一些能臣干吏,但是也有许多弊端。举荐制,举荐的官员皆是氏族子弟,使得朝堂皆被贵族把持,贵族子弟生来不必努力便能得到官职,有些官爵更是世袭罔替的,只要出身好,便可凭借大量财富,入士为官。朝堂上下纷纷请托权门,官吏贪纵为非,百姓愁怨不堪。举荐早已是名不符实,非是举贤,而是举姓,凡是氏族大姓,十之八九位列朝班。易青便闻耀国有崔亮、谢言已是耄耋老翁,却因出身权贵,而授之以政。混沌糊涂,眼花耳聋,无所作为!注重门第而不以求贤为务,试想这样国家如何能得到良臣贤者?”

“哼,你此言怕是危言耸听,言过其实了吧。在座之人尽皆出身豪门,难道我等都是庸才之类?不足为谋?”

罄冉转身望向那历目冷言的老者,笑道:“这位当是左仆射马大人吧?马大人贤名易青久闻,亦敬仰有之。晚辈有礼。”

她说着对马铭深深躬身一揖,这才起身道:“易青方才只是说了举荐制度的弊端,并未否认举荐制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可用之才。举荐制亦有其益处。氏族豪门为国家建功至深,受到国家厚待这是无可厚非的。再者,氏族子弟自小便接受比之寒门更加优异的教育,才能兼具者甚多。如大殿诸卿,更是文武俊杰之辈。可是诸位也不该否认科举取士比举荐有先进之处,更能让有志之士得到入仕的机会,更能让国家得到一批贤能之臣。崔大人是青国老臣,祖上代代都是功勋,崔氏更是青国赫赫有名的望族,子弟个个为官。崔大人如此反对科举取士,难道就没有私心吗?!”

罄冉说罢,目光灼灼盯着那崔明礼,崔明礼顿时面色一变,气得浑身发抖,怒道:“老夫敬你为旌国使臣,却不想你如此狂妄。举荐制传之近千年,豪门大族更是国家脊柱,是国之根本。老夫这些年为朝廷举荐多少可造之材,老夫之心皓洁如月,岂是你能随意抹黑的!”

“陛下,他这分明便是挑唆我青国君臣间隙,居心不良啊。崔大人之贤天下皆知,陛下岂能容一外臣,随意指责污蔑?!”

朝上众臣子见崔明礼被气的浑身颤抖,自是满腔愤怒,纷纷向凤瑛拜言,个个义愤填膺。

罄冉却是失声而笑,清朗的笑声顿时压住了所有吵乱。她见众人怒目看来,笑意减缓,道:“我不过说了一句,诸位却愤怒至此,真是奇之怪哉,不知道的该以为诸大人们是恼羞成怒,被戳中了心事呢。”

她说罢不再看那些面色铁青的大臣,转而迎上凤瑛黑沉的双眸。

凤瑛唇际依旧有笑,目光沉沉盯着殿中丰神飘洒,侃侃而论的罄冉,心中已是翻起了巨浪。

对于旌国的清华君他早已是关注久已,这一年多来,他的书房中有一架书案便是关于此人在旌国朝堂的言行记录。他早知此人是当今奇才,呈于旌帝的不少谋略,治国之道,皆让人惊赞不已。尤其便是那道请奏科举的奏疏,更可谓是惊世之举。

虽旌国春闱之举乃未施行,只是颁下诏书,未知其效。但是凭借他的谋识,早知此举之妙,有意效仿旌国。方才听了罄冉的一番言辞,他更是确定了心中所想。

至于满朝文武,他们心中怎么想,凤瑛是心知肚明。正如旌帝在颁诏前会遇到满朝阻扰一般,这些朝臣们的私心,他岂能不知?!

所以当罄冉目光看过去时,凤瑛缓缓一笑,望向马大人,道:“爱卿之贤朕岂会不知?!爱卿有无私心,朕说了算,自然不是他人能够离间的。再者,易大人方才也绝不是离间我朝臣,朕看她只是在据理力争而已嘛,只是言辞失之尖锐了。易大人是我青国的贵客,朕看爱卿就莫做计较了,如何?”

皇帝都这般说了,那马大人自是不敢再言,冲凤瑛诚惶诚恐的一拜,道:“老臣谢陛下信任。”

狄飒也一直面有沉思,紧紧盯着罄冉。听到凤瑛的话,他身子微动,目光沉浮几下,望了眼凤瑛,才缓缓垂眸拿起了案上酒盏。

“易大人一翻阔论,真是让老夫眼界大开。只是老夫有一事不明,若是兴科举真比举荐制好,为何会遭到旌国满朝非议,会引得百官不惜罢朝弃官而抗?!何况自朝廷颁发科举政令之后,非但不见各地官员百姓拥戴,反而出了多起学子们罢学的事件,为何?!”

微显苍老而稳重的声音响起,罄冉回头,却见崔明礼起身说着,苍老的面上满是温和的笑意,倒似在和晚辈慈爱闲谈。

罄冉不免心中一笑,老狐狸耐不住了。看来方才凤瑛的态度已经让这老狐狸察觉出了端倪,再也按捺不住了。

她忙快行几步,躬身深深地施了个大礼,道:“崔老前辈所著《观书》乃是世之学子必要拜读的经典。夫子给易青上第一堂课,教的便是前辈之礼学之篇。易青虽无幸拜在前辈门下,但是前辈却也是易青的夫子。易青当不得前辈如此礼遇,前辈快快请坐。”

她见崔明礼抚须落座,这才笑道:“古往今来,凡治国宏论,无不是除旧革新,废一举而兴一举岂是一日之功,岂能立竿见影?如体之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兴此科举依然,需得缓缓图之,慢慢见效。何况前辈所言夸大了,旌国满朝力主此举的朝臣大有人在,如翼王殿下,王护大人,张舒大人,岑本初大人……等等。何况前辈只知道各郡学子罢课,却不知道寒门子弟之欢呼,更不知百姓对此举的评价。此科举为无数的士子文人走向达官显贵铺设了一条金灿灿的路,贫寒子弟,历经十年寒窗之苦,最后一张考卷定终身,换得光宗耀祖一步登天的锦绣前程。何况,此举也能使国家更加安定。上品无寒门的举荐制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科举则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毕竟能当官,谁还去造反?而文武人才通过科举一跃龙门,成为天子门生,自然更会效忠天子。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罄冉心知崔明礼乃是凤瑛手下第一重臣,崔氏一门在青国更是首屈一指的氏族大家,仅次于皇族。前几番凤瑛任命寒门入仕,尤属他反对的最为激烈。乃是青国朝臣的领导人,此番她若不难倒他,便无法服众。凤瑛让她顺服朝臣,实则指的便是崔明礼这老骨头。

念到此处,罄冉忽而转身看向凤瑛,扬声道:“何况对于君王来说,科举制要大大好过举荐制。科举取士最后乃圣上钦点,入仕之人皆称天子门生。这些人无不对天子感恩戴德,而举荐制,却免不了有些大臣借机培养自己势力,扶植党羽,从而形成徒讲交游,不重实学,甚至拜门奔竞,货赂嘱托之行。而便是录取了有才之士,其对皇上却也未必衷心,他们不觉得是皇上给了他们做官的机会,反而只感激那些举荐其的官员。易青便听说这各国的官员们还分什么‘张仕’,‘李仕’诸如此类,在朝这些人自是因着同一个‘姓’而拧成一股绳,遇事先去请教自己的先生。哎,如此这般,长期下去岂不是要坏了社稷?!”

她此言一出,但见凤瑛双眸微眯,显然面有所思。崔明礼却是大惊,险些将手中杯盏脱手。

罄冉这话简直是一针见血,一下子刺在了崔明礼的要穴。要知道青国上下谁人不知他崔明礼是三朝元老,自耀和帝时便位列臣工,投在他门下的门生最多,凡有才之辈,出身贵族,皆能受到礼遇,举荐入仕。而这些人出官以后更是对他感恩戴德,青国百姓甚至给这些人起了个统称,叫“崔仕”。

何况对此,当今圣上凤瑛该是体会最深。他凤氏一门,便是因凤瑛祖父为耀国高卢寺卿遍插党羽,才有后来凤瑛父亲一手遮天之势。如今他崔明礼同是高卢寺卿,又有方才罄冉的话,他顿时岂能不惊。

察觉到高台上凤瑛投射而来的锐利目光,崔明礼但觉冷汗直冒,面色已是煞白。凤瑛的性情他是了解的,这个年轻的君王虽是表面温润,实则其有着比其父亲更加狠硬的心,对于敌人从来是不留一丝余地,动手果决狠辣。(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大叔,不可以 乡野小神医 魔天 贴身狂少 修罗武神 龙王殿 赘婿当道 我的父亲叫灭霸 逆天邪神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相关阅读
师尊来自疯人院[穿书]影视世界学才艺野王诱捕器[电竞]夜行骇客顶流宠妃倾天下素手定乾坤逆世佣兵妃:素手乾坤封神榜之开局斩杀姬昌联姻后我成了大佬的白月光被召唤到异界的丧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