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番外二:寻访(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客官,是吃饭还是住店啊?”

“掌柜的,可有空房?”

“有嘞!”

下了马车,邓光荐走进了一家其貌不扬的邸店,在伙计的引导下,他来到了二层的一间客房,准备吃饭过后好好歇歇。顶点 23S.更新最快

“店小二,你可知道,这里仁坊,曾住过什么大人物?可否和老夫说一说?”

邓光荐故作随意,和店小二聊了起来,果不其然,一听他这么说,店小二就显得吱吱捂捂,看了他半天这才艰难地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眼:

“回客官的话,有是有,只是……朝廷有所禁令,在下实在不便多说!”

“是何神也?”

邓光荐故作不解,不动声色地瞄了店小二一眼,说道:

“莫非,这里头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这……这没有吧?”

小二面露难色,沉吟片刻,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和盘托出:

“不不不,客官,就在小店附近,有间破屋子,门口有亡宋寿安公主生母萧媞手迹‘紫徽阁’三个字,只是,朝廷有旨,不让我等南人提及赵珍珠,否则,杀无赦啊!”

“原来如此!”

听了店小二的话,邓光荐不由得暗自吃惊,看来谢文蕴说的的确是事实,并没有在欺骗他的意思,可谓是所言非虚。

“多谢提醒,你先出去吧!”

店小二告退之后,邓光荐这才来到窗前,看着不远处黑漆漆的一间破屋,一股直觉告诉他,那里,就是店小二口中的“紫徽阁”。

“皇舆久驻武林宫,汴雒当时未易同。

广陌有风麈不起,长河无冻水常通。

楼台飞舞祥烟外,鼓笛喧呼明月中。

六十年间几来往,都人谁解记衰翁?”

邓光荐默念着陆游的诗,凝望着窗外的夜景,陷入了沉思之中,看来,他这次寻访,还是得从里仁坊开始,寻找旧都的痕迹。

次日清晨,天边刚刚泛白,邓光荐就撑着拐杖,走出了邸店向着不远处的紫徽阁走去,这座破败不堪的屋子,屋顶早已经坍塌,屋里也满是灰尘和污泥,剩下的,只有一些旧家具罢了。

“六十多年了,该走的,也都去了!”

邓光荐走进屋内,从满是灰尘的桌上拿起了一个铜钱,擦去灰尘,他这才发现,铜钱上写着的,是“皇宋元宝”四个字。

“赵珍珠,想必这是你们留下的吧?”

看着放在手心的铜钱,邓光荐不由得老泪纵横,再度陷入了对于往事的回忆之中,他依稀记得,在自己还是翩翩少年之时,曾经使用过这种铜钱,那时,正是宋廷端平——淳祐更化的时期,在那个时代,各种政治上的变革,以及新的技术推广,都相对增强了国力,而赵嫣更是致力于航空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极力进行海外殖民,并将大宋的势力,扩展到了遥远的勃泥、三佛齐、阇婆(爪哇岛)、罗婆斯(澳大利亚),只是当时,宋廷上下都没料到,这些,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嫣,要是你知道这么做,终是黄粱一梦,只怕,你也不会穷兵黩武,肆意妄为了吧?”

邓光荐将铜钱放回桌面,缓缓地走向了屋子尽头的楼梯,直到他走到楼梯旁,这才发现,由于年久失修,楼梯早已经腐朽不堪,只要踩上一脚,就会发出难听的“吱吱吱”声。

“这是什么?”

忽然间,地上放着的一个大木箱,吸引了邓光荐的眼球,掀开了虚掩的箱盖,只见,大木箱里放着一本书,还有一件陈旧的衣服。

那是一件宽袍大袖的礼服,从衣服上的龙凤纹和镶边看来,这是皇后礼服无疑,在箱底,还放着一顶凤冠。

打开泛黄的书页,邓光荐不禁有些疑惑,透过浑浊的双眼,他发现,书上并没有字,只是在扉页上写着一行字:

“终是所用非人,一念而失天下,实属荒谬!”

这行字,应该是赵嫣的手迹,恐怕,赵嫣哀叹的,正是她垂拱而治,任由贾似道、留梦炎之流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以至于大宋丧失江左,最终流亡海角天涯。

离开紫徽阁,邓光荐缓缓走到了昔日的临安御街上,此刻,御街上仍旧是人声鼎沸,看起来似乎与临安府没什么两样,然而,与过去的临安府相比,这里多了不少高鼻梁蓝眼睛的色目人,他们用几乎如同废纸的中统钞与南人交易,凡有不从者,就会遭到他们雇佣的仆人和部曲的威胁和殴打。

对此,民众深恶痛绝,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市民们除了敬而远之之外,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希望宋廷尽早反攻,救民倒悬。

“若是大宋还在,岂会任由蛮夷横行?”

……

“客官,住店吗?”

“嗯,有劳了!”

中午时分,一个年轻书生风尘仆仆风尘地走进了邓光荐下榻的邸店,在二楼找了个房间住了下来。

“砰砰砰!”

“谁?”

“黄公子,是我!”

书生刚刚住进客房,邸店的掌柜就拿着两瓶酒,敲开了房门:

“黄公子,这应该是你第二次来杭州了吧?不知,这次你来,究竟所为何事?”

年轻书生嘴角上扬,颇为恭敬地说道:

“掌柜的,也不为别的,朝廷征召我前去大都编纂宋史,俗话说,国亡,史不可亡也,因此,我打算在此收集史籍遗事,然后北上前往大都!”

“是这样啊!”

听完客人的话,掌柜也是嘿嘿一笑,说了句:

“那,这可是令贵府蓬荜生辉啊,到时候宋史编撰完成,恐怕,就是你们黄氏一门荣华富贵之时吧?”

“这?”

年轻书生眉头一紧,故作客套着回答道:

“不敢当,不敢当啊!朝廷不识英才,能够识文断字的官吏屈指可数,贪官多如牛毛,若是可以不必去趟浑水,我还深感幸运呢!”

“正如你说的!”

忽然间,一个撑着拐杖的老者,推开了客房的木门,走进了并不宽敞的房间。

他就是邓光荐。

“这位老爷子,你是……”

面对年轻书生的疑问,邓光荐抚须浅笑,回了年轻书生一句:

“老夫是前宋礼部侍郎邓光荐,这次来杭,抚今追昔,真乃恍若隔世啊!”

此言一出,年轻书生着实大吃一惊,赶忙起身拱手行礼道:

“原来是邓中甫邓大人啊,小生黄溍,字文潜,久闻大人之名,本以为无缘一见,却不想,今日能够在此遇见大人,实属三生有幸啊!”

“哪里哪里……”

邓光荐拱了拱手,坐下之后,对黄溍开门见山似的说道:

“黄文潜,不瞒你说,这次我来临安,只想寻访朝野遗事,补全陆君实的手稿,不知,文潜你此次前来,可有寻访遗事之意?”

“两位客官,你们慢慢聊好了,在下告辞!”

掌柜出去之后,黄溍看了木门一眼,良久,确认掌柜并没有在偷听之后,他这才松了口气,对邓光荐低声说道:

“邓大人,不瞒你说,鞑子汉奸召我前去大都编纂宋史,故,我打算在临安寻访朝廷遗事,然后再做打算,不知,大人有何想法?”

邓光荐思量片刻,抚须说道:

“此事,还需多虑,鞑子编纂宋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自打留梦炎死后,鞑子如丧考妣,不知该找何人编写宋史,如今,鞑子征召江南士人北上,为的正是此事,若是要我等阿谀奉承鞑子,若是我,则难以做到!”

听完这些,黄溍不由得颔首,叹息一声,说道:

“哎,鞑子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若是为其歌功颂德,岂不是在为虎作伥?”

“邓大人,先别说这些了,还是喝上两杯,举杯消愁吧!”

两人拿起酒杯,吩咐店小二上菜,准备来个一醉方休,然后再商量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寻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的话也随之多了起来,只见,邓光荐放下酒杯,沉重地叹息了一声,颇为伤感地说道:

“当初在崖山之时,若是我选择殉国,只怕,也不会目睹如今现状,以至于痛心疾首了吧?”

“大人何必如此绝望?”

黄溍抿了口酒,劝慰了句:

“大人若是没能活下来,我等后人,又怎能知晓陆丞相还留下了遗稿之事?倘若大人殉国了,只怕,行朝之事,也会不为后人所知吧?这可与陆丞相的遗愿,是迥然不同的!”

邓光荐起身回房,拿出书稿,将其放在了桌上,说道:

“话虽如此,在路上,我也曾听人说,朝廷有夺回天下之意,然而,我这把老骨头,恐怕是看不到了!”

说到这,他顿了顿,抚须苦笑两声,借着酒劲,补充了句:

“文潜啊,若是有机会去流球,你一定得去看看,据我所知,在大宋朝廷退往流球之前,将国史馆迁了过去,若是要编纂我大宋一朝的史籍,这些史书,定是大有裨益啊!”

“这……如今元军在海岸查禁甚严,别说离开江南前去流球,就是出海打鱼也绝非易事!”

黄溍一愣,他没想到,邓光荐竟然会建议他去流球查看史籍,然而转念一想,他明白了,邓光荐之所以会选择这么说,是希望他能够离开沦陷区,前往尚且在宋廷控制之下的流球,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在此以四等南人的身份,给鞑子做牛做马。

面对黄溍的忧心如焚,邓光荐笑了笑,故作轻松说道:

“若要顺利出海,前往流球,则必须从广南东路的广州乘海舶出海,经琼州或是崖州换乘占城海船,即可到达流球,不知,文潜你是何想法?”

黄溍愕然,为了不让邓光荐失望,他急忙拱了拱手,回答了句:

“大人所言极是,若有机会,小生一定会按你所言,想方设法前往流球,重归大宋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 龙王殿 逆天邪神 乡野小神医 赘婿当道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魔天 大叔,不可以
相关阅读
苦菊花风雷震九洲妙邻御姐是上司御姐传御姐翻身记诸天之开局被识破姜医生每天都在艰难求生尔国临格上帝之谜逍遥兵王俏总裁